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考试题型:填空6题20分;简答5题35分;论述2题20分;材料分析2题(10分,15分)25分复习内容:第一章:(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组织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组织、领导人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a.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企业中的人—人系统b.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企业中纯粹的人的因素c.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企业中的内部环境系统(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个性心理管理b.人际交往心理管理c.群体心理管理d.人力资源管理e.激励心理管理f.组织文化管理g.领导心理管理(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逻辑a.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b.管理活动中的人及其心理是手段与目的的辩证统一体c.管理心理学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第二章:(1)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人本化是以人为研究中心的学科,具有明显的以人为本的倾向。综合性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广。应用性与组织管理活动密切相关,对于提高组织管理的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2)人群关系理论埃尔顿·梅奥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为了提高功效,厂方组织专家在1924~1932年间开展了“生产效率与工作条件之间的关系”的系列实验研究。实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谈话实验。照明实验:结论:照明强度与生产率没有直接关系福利实验:得出“改变监督与控制的方法能改善人际关系,能改进工人的工作态度,促进产量的提高”的结论。群体实验:结论:1)大部分工人都故意自行限制产量;2)工人对不同层次的上级抱有不同的态度;3)组织存在小派系——小派系内有行为规范。谈话实验:结论:1)发现离开感情就不能理解工人的不满和意见;只有对照工人的个人情况和车间的环境才能理解工人的感情。2)发现工作效率与他们所在小组中的其他同事有关。主要内容: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梅奥认为,工人是“社会人”,影响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方面的以外,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如他们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受人尊敬等等。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梅奥指出,作为管理者一方,要充分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搞好平衡,以使管理人员之间、工人与工人之间、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搞好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和周围人的关系梅奥认为,职工的满足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生产效率也就越高,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不但要考虑职工的物质需求,还应该考虑职工的精神需求。(3)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5个需求的关系1、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2、人的各种需要存在高低顺序,或者说各种同时出现的需要中存在优势需要。3、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可能是出于多种需要与动机,产品、服务需要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4、越是高层次需要,越难以得到完全满足。5、越是涉及低层次需要,人们对需要的满足方式与满足物就越明确,越是涉及高层次需要,人们对需要的满足方式与满足物越不确定。这实际上也意味着,越是满足高层次需要的产品,企业越有机会和可能创造产品差异。第三章:(1)个性的特点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倾向性(2)个性心理结构主要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个方面构成。个性心理特征(静态)个体的心理特点以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是个体在固有生理基础上,认识改造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包括:气质能力性格个性心理倾向性(动态)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其中世界观在个性倾向性的诸成分中居于最高层次,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