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网络的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前言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还没有形成良好自我约束和鉴别能力的青少年网民而言,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使用的增加在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信息和内容等负面影响。如何在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其更加自主地使用网络、用好网络,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因此,本调查报告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以及查阅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考察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以期能够为家庭教育和引导子女上网行为、学校和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加强舆论监督等提供一定的支持,能够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打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尽一份心,出一份力。Ⅰ.调查介绍一.调查背景与目的截至2009年,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其中,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1.95亿人,占网民总体的50.7%,同比增长16.8%。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54.5%。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的各个人群。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网络信息使用的增加,对还没有形成良好自我约束和鉴别能力的未成年网民而言,他们很可能会受到网络渠道中不良信息和内容的负面影响。如何在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其更加自主地使用网络、用好网络,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次社会调查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等纸质和网络资源收集统计数据,经过数据分析来考察当前网络发展状况,当前青少年上网行为,以及网络发展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以期能够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加强舆论监督、业界制定发展战略等提供一定的支持,能够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打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二.报告术语界定1.网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为: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2.青少年网民:指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网民。3.手机网民:指半年内曾经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但不限于仅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3.未成年网民:指年龄在一八周岁以下的网民。4.调查范围:指问卷调查范围,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样本为山东省济南市、辽宁省沈阳市、陕西省西安市三地的部分中小学和高校。5.调查数据截止日期: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截止2010年8月一五日,其他途径获得的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10年1月1日。三、调查方法与途径1.发放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山东省济南市、辽宁省沈阳市、陕西省西安市三地的部分中小学和高校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3份,有效问卷271份。第4页共17页第3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7页2.走访调查。以对话的形式走访问卷调查范围内的部分学校教师,网吧管理者,以及部分学生家长,征询相关人员对于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看法与意见。3.查阅已有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利用图书馆纸质资源、CNKI电子资源、互联网开放资源等途径查阅收集相关资料与数据。Ⅱ.数据分析一、青少年网民规模截至2009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1.95亿,随着青少年网民规模的不断增大,其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2009年,中国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