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编制“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考佳木斯大学“十一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实施第三步战略向和谐社会迈进的重要计划。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在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的状况归根到底取决于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作为高等院校,今后5—10年,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稳定规模的同时,注重质量的提高,抓紧完成并不断深化各项重大教育改革,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把人力资源作为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千方百计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历史性贡献。因此,我校在编制“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时提出了以下战略思考:一、科学定位,找准目标,办出特色,发挥优势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我们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目标是争创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大学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必然有不同的一流标准,关键要体现办学的特色。特色出质量,特色出效益,特色出水平,特色创一流。特色问题必然要涉及到学校定位,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地方综合大学大多是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的经济建设的需求出发而建立的,它们适应需要而产生,适应需要而发展。它们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紧密,覆盖地方上绝大多数支柱产业,而且人才培养的层次、数量乃至就业去向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因此,地方大学虽然在很多方面与全国重点大学相比有明显差距,但在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上却有自己鲜明特色和优势。佳木斯大学是在四所地方院校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合并伊始,我们就提出了“科学定位、找准目标、办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办学思路,明确了“立足黑龙江、依托黑龙江、服务黑龙江”的定位指导思想,主要为本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把佳木斯大学办成黑龙江省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开发基地,每年向黑龙江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省输送几千名人才和众多的研究成果。这就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地方综合性大学要科学定位,首先必须区域定位。要时时刻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地方政府办的大学,如果不高质量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就会失去地方政府的支持,也会失去社会和家长的支持以及一大批优秀的学生生源。我校每年在黑龙江省招生近5000人,是黑龙江省招生数量最多的院校之一,显示了它的不可替代作用。目前为止,已有5万多毕业生活跃在黑龙江省的各条战线,许多人已经成为各级部门的领导和骨干力量。其次,要考虑到学科定位。经过学科群调整,目前我校已有80个本专科专业,专业设置覆盖了文、理、工、医、经济、教育、法学、历史、管理、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几乎覆盖了黑龙江省所有的支柱产业。本着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的出发点,我校的各个专业从培养目标到招生、培养过程、毕业去向,都突出了地方特色,即在专业定位上强调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办宽口径学科,不办过窄的专业性学科。比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个复合型的学科,我们按一级学科的要求来培养学生,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等都学,保证学生毕业后有较强的适应性。第三,要考虑到层次定位。在办学层次上,我们提出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本科生不仅是黑龙江省人力市场需求的主体,而且本科教育是办好各类大学,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内的基础和关键。所以我们坚持适度超前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战略,立足于本科生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扎扎实实地创造自身条件,积极争取新的硕士点,争上博士点。目前,我校已有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力争2005年成为博士点授予权单位。二、注意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构建教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