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1.美的存在形式?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2.旅游的美学本质?旅游的本质是审美3.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一)旅游审美对象(客观)(二)旅游者审美心理(主观)(三)旅游的审美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旅游和旅游工作者的关系)4.旅游者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关系?审美心理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一种审美心态审美心理主要包括:审美动机、审美需求、审美意识、审美志趣等方面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特别是导游)的关系审美关系旅游者与旅游设施、景区建设的关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的关系5.风景形象美的特征?风景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前者主要表现自然美,而后者主要表现社会美和艺术美。大多数的风景都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体。一、形象美:形象美是风景中最显著、最直观的特征。(香格里拉,桂林象鼻山)(一)雄壮之美:1、美学特性:刚健、雄伟、壮观2、审美感受:赞叹、震惊、崇敬(五岳之首:泰山,钱江潮,布达拉宫)(二)秀丽之美:1、美学特征:柔和、秀丽、优美2、审美感受:甜美、安逸、舒适,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之美。(西湖,峨眉山)(三)奇特之美:1、美学特征:奇异多变、光怪陆离、非同寻常2、审美感受:神秘惊奇、出人意料、不可思议(黄山迎客松、象鼻石)(四)险峻之美:1、美学特征:高峻、危险、可怕人体美(相貌、姿态、服饰等)生活美(真善美)环境美(优雅、宁静、和谐)科学技术美(劳动成果、产品)原态自然(山水湖泊、树木花草、气象物候等)人化自然(人造景物、历史遗迹)(音乐、舞蹈、文学、电影、绘画等)审美心理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2、审美感受:惊心动魄、惊险刺激,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挑战心理(华山)(五)幽静之美:1、美学特征:深远僻静、光线幽暗2、审美感受:远离喧嚣、“曲径通幽”之感(青城山)(六)旷野之美:1、美学特征:视野开阔,一望无际,富有野趣2、审美感受:心旷神怡、心胸开阔(沙漠、草原)6.四大名山:峨眉山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为佛教四大名山。因山势透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得名。7.什么是怡情,怡情的主要特征?“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创立的。移情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特征:审美对象是受到主体灌注的有生命的形象主体必须是生存在对象的形象之中并能进行观照的自我主体必须通过生命情感与对象相互渗透,融合为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移情不是一种身体或生理的感觉,而是在审美关系上强调物我同一。以我的性格灌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引于我,这就是移情的最本质特征。8.距离观赏有几种主要的方式?1、空间距离:进行审美鉴赏时应选择一个最佳位置,以取得最理想的审美效果。2、时间距离:审美鉴赏应当选择最恰当的时间间隔,不可过于密集。3、心理距离:观赏者对于审美对象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了观赏者的实用态度,而使观赏者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9.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特点?五要1、在有限的空间里,要能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五避:出,一览无余。2、人工斧凿的山石水池,要“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3、各类建筑的设置,要同周围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多此一举,画蛇添足。4、园内景物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喧宾夺主,主次不分。5、景物的组织,要有统一,有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10.中国园林分类?(一)皇家园林: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特点:以自然山水为依托,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色彩浓重,以龙凤图案装饰,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二)私家园林:供皇家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特点:规模较小,善于将山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