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教学设计活动名称:《洗衣服》年龄段:3-4岁领域:艺术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洗衣服的简单动作及程序,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2.感知旋律有快有慢,能有一下一下洗和快快洗来表现区分乐句的变化。3.体验随音乐做“洗衣服”游戏的快乐。活动重点了解洗衣服的简单动作及程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难点感知旋律有快有慢,能有一下一下洗和快快洗来表现区分乐句的变化。活动准备《洗衣服》视频资料、图谱、大塑料盆1-2个、衣服实物一件、方便袋做成的衣服等同幼儿人数、音乐《洗刷刷》、自制鹅卵石15块。活动过程一、设置疑问,激发兴趣问题:你们家换下来的脏衣服都是谁来洗啊?二、播放视频,组织观赏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组织幼儿观赏成人洗衣服的动作。提出问题:你在视频里这位妈妈是怎么洗衣服的?洗衣服还有哪些动作?三、播放音乐,教师示范播放游戏音乐《洗刷刷》,教师借助实物衣服,随音乐完整示范游戏“洗衣服”。提出问题:刚才老师是怎么洗衣服的呀?(来回搓的方法)搓的时候有快有慢,先快的搓还是慢的搓?然后呢?最后呢?倾听音乐,教师再次示范“洗衣服”游戏,验证幼儿的说法。四、情景联想,幼儿尝试1.师幼共同跟随音乐一起做洗衣服的游戏师:“我们这儿就是一个大脸盆,我们赶紧拿一件脏衣服来,快来快来洗衣服喽!(播放音乐,师幼徒手随音乐完成游戏“洗衣服”)2.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感知、理解音乐三段的变化与动作的协调一致。3.分发“脏衣服”,师幼一边看看图谱,一边再次体验旋律与动作的统一性。师小结:原来洗衣服还能听到这么好听的声音呢!我们再来听听(模拟快快搓和慢慢搓的不同声音)六、变式练习,巩固提升1.提出问题:衣服没洗干净的地方怎么办?(启发幼儿说出用刷子刷)2.小手变刷子,再次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教师指挥,幼儿表演)3.变换“抖衣服”的方式,再次巩固洗衣服游戏。4.鼓励幼儿把洗干净的衣服晾晒好。师小结:原来爱劳动是很开心的事呢!我们快去把今天洗衣服的小秘密和快乐心情告诉大班哥哥姐姐去吧!(结束活动)《洗衣服》学情分析新《钢要》中倡导:“艺术教育是一种美的熏陶,要从3-4岁的幼儿做起,从身边的幼儿熟悉的小事做起,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喜欢蹦蹦跳跳,对音乐节奏也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热衷于游戏、表演活动,但由于年龄自理能力差,故此,我选择了小班下册主题五“玩玩乐”中的一节音乐游戏《洗衣服》。《洗衣服》游戏,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动起来、玩起来,而且音乐游戏帮助幼儿提高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记忆能力,动作的协调性,审美能力等。针对小班孩子好动、好玩、好模仿的特点,在这个阶段给予音乐节奏的教育效果非常显著。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辨认一些简单的节奏,但是整首旋律辨别节奏的快慢还有待提高。基于他们的经验不足,帮助他们辨认简单的快慢节奏非常有必要,也能够实施。由于小班幼儿思维方式还是直观形象的,在活动中,借助视频资料、图谱、情境创设等方法引导孩子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根据音乐节奏来做洗衣服各种快慢的动作,同时让孩子体验到洗衣服的乐趣,更有助于幼儿自理能力和热爱劳动品质的培养。教材分析:小班艺术《洗衣服》本次执教的《洗衣服》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明天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小班下册主题五“玩玩乐”中的一节艺术活动。本选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因此幼儿对活动较感兴趣,活动中采用了动静交替,师幼互动等教学方式,自然地进行有效整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同时要借助肢体语言伴随音乐的节奏来表现刷子使用时的动态。旋律鲜明的节奏,节奏快慢鲜明,音乐内容是幼儿易接受且感兴趣的,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表演。幼儿在欣赏、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自我表达,同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因此,结合《纲要》精神,我设计了这节游戏活动《洗衣服》。教学理论依据游戏活动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是随音乐节奏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