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品人物跌宕经历悟时代百态人生教学目标1.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2.赏析小说中的人物群像3.探讨老舍先生创作此小说的目的4.明晰今天阅读经典的意义教学重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赏析小说中的人物群像教学难点梳理祥子这一主要人物的前后变化,探讨老舍先生创作此小说的主旨思想及小说三要素之间的关联;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在我们上学期的课文《济南的冬天》中,我们曾感受到过身为京派作家的老舍先生那活泼温情、信手拈来的语言风格,感受到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热爱。今天这节《骆驼祥子》导读课,我们将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切入点,感受大作家老舍先生历经风霜却独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让我们欣赏《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同时,感受文学的恒久魅力!二、教学过程(一)导读环节一:世事无常,而你是暗夜里的光(出示多媒体图片)【教师点拨】老舍先生在客观冷静地观察社会的同时,又在文字中不动声色地迸发出沉重的情感和浓郁的愤懑。他借助《骆驼祥子》一书记载了一个时代,反映了一段历史的广度和深度。1.与学生交流作者老舍先生的信息(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们明确)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剧本《茶馆》等。老舍先生出身于北京贫苦百姓家庭,从小与下层广泛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这都为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2.引导学生来探讨小说题目“骆驼祥子”的含义(PPT展示)(2分钟)教师补充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由来——军阀混战,祥子出城的时候遇上乱兵,车也丢了,人也被抓了壮丁。后来军阀战败,祥子瞅准机会逃了出来,还偷偷牵走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元。祥子逃出来后大病一场,在昏迷中人们听见他老是念叨骆驼,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3.引导学生来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钟)4.引导学生来理清小说的线索(2分钟)(二)导读环节二:人在风中,聚散不由你我1.引导学生回忆小说的三要素(1分钟)2.引导学生探究祥子这个贯穿小说始终的核心人物。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师生共读经典,进行言与义的追寻,通过文字的桥梁实现与作者灵魂的对话。学生交流思考(5分钟)教师明确:(1)祥子的出场(2)祥子的变化祥子开始的时候有着坚定的想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在他一次次被旧社会黑暗势力击退之后,这种想法自然而然地被恶化了!最后竟变成了“身子好?铁打的人也逃不出这个天罗地网。心眼好?有什么用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没有这么八宗事!”随着小说情节的开展,祥子身上的农民特有的勤劳,诚实,质朴与要强,逐渐随着时光而流逝,也在祥子的一次次绝望中逐渐磨灭,直至消失。实际上,这何尝不是老舍先生穿越历史的风尘,用文字发出的阵阵呐喊的声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人公祥子的绝望成就了《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绝美及永恒!(3)悲剧的根源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这部作品中从两个方面去揭示祥子的悲剧:一是突出祥子的好人性格,一是突出社会现实的不合理。祥子是个好人,善良、勤劳、坚毅,生活愿望也极为普通。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好人,在当时社会上也无法生存。作品设计了四个关键性情节——军阀抢劫、孙侦探敲诈、虎妞逼婚、小福子死亡。这四个因素直接决定了祥子的悲剧,除此以外,还有夏太太的勾引等丑恶腐烂的社会现状把祥子逼到了绝路,使他堕落。这是祥子个人的悲哀,更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哀!3.引导学生来赏析小说中其他相对重要的人物形象学生:思考探究(4分钟)教师明确:(1)虎妞:一个老姑娘,大胆叛逆,泼辣而有心计。是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的独生女儿,富二代一枚。她帮父亲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桶一般”,也算是业界精英。她诱惑,骗取祥子与她结婚,最终却由于好吃懒做引发难产而死。(2)小福子:一个可怜又可悲的女子,也是祥子真正喜欢的女人。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后又被卖到了窑子里,为了家计只能做娼。最后,还是抵不过对生活的绝望上吊自杀。她的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