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加强珍惜、热爱家庭的生活观与家庭观。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知识目标: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味亲情教学难点:沟通传递爱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察图片,从这张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在照片中我们看出这个家庭非常幸福,家人都流露出幸福的微笑。家人之间的感情非常好。【新课讲授】第一目──体味亲情活动一:听故事,体味亲情这届里约奥运会,“奶奶级选手”丘索维金娜又登场了。41岁高龄,七届奥运会。在20岁就被称为“老将”的体操界,是个绝无仅有的神话。1997年,丘索维金娜步入婚姻殿堂,幸福甜蜜的丘索维金娜一度退役。1999年11月,爱子阿里什出生。原以为丘索维金娜从此将过着幸福快乐的童话生活,2002年却成了她人生的分水岭。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里什被诊断患上白血病,这对于丘索维金娜无疑是晴天霹雳。噩梦开始。作为一个妈妈,她要竭尽全力去救儿子的命。现实的问题是,去哪里弄一大笔钱拯救儿子的命?之前做运动员的那点积蓄,完全不足以支撑十几万美元的治疗费用。丘索维金娜没有一丝犹豫,在25岁时选择复出。要知道,25岁,多少体操运动员已经退役。但对于丘索维金娜她能赚钱的手段,只有体操。她老公则放弃了热爱的摔跤运动,在家照顾儿子。正如她自己所说:“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选择。”她参加所有比赛唯一的理由,就是为了钱。对于这一点,她从不回避。不敢生病、不敢受伤、不敢休息、不敢懈怠,不停比赛。“你未痊愈,我不敢老。”问题: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故事,自由发言。教师归纳:这种感情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为我们操劳,是他们为我们生活操劳,是他们为我们分担忧伤,这种感情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就是父母为我们的无私奉献。活动二:我家故事翻翻你家的相册,选两张你最喜欢的照片,给大家展示一下,说说你喜欢这两张照片的原因。教师归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家人难以割舍的感情,这种感情就是亲情。家之所以为家,就是因为家中亲人,家有亲情。第二目──爱的碰撞活动三:观看视频《家有儿女第二部46集》思考讨论:1.刘星的烦恼是什么?他的妈妈有烦恼吗?2.为什么他们之间会产生矛盾冲突?3.刘星跑出家,嚷着跟妈妈绝交;妈妈不让画画,自己偏要画画这些行为,都是什么心理造成的?你赞成刘星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4.假如你是刘星的朋友,正好碰上刘星跑出家,你会怎么做?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我们与父母的年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相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这往往导致两代人产生分歧、产生代沟。同时,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源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成长烦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同龄人的心声,看看我们也遇到过和他们一样的问题。学生阅读“你说我说”,并与同学交流。教师归纳: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实验者把未来7天所预料的烦恼事情写下来,投入“烦恼箱”,每个人核对“烦恼箱”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都没有发生。他们把剩下的一成烦恼仍然留在“烦恼箱”里,过了三周,再拿出来核对,结果发现,那些烦恼已经不成为烦恼了。结论:一般人的忧虑40%属于过去,50%属于未来,只有10%属于现在。92%的忧虑没有发生,剩下的8%是你可以轻易应付的。活动四:填写表格,理解差异(教材81页表格)结合下面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