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一】在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我们理化生教研组全体老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总结这一学期来的工作,我们组有如下: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我们组共六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男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在公开示教活动的听评课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二、不断学习、更新理念首先,以学习理念为先导。平常组织的各种学习新理论的活动中,老师都仔细听讲、详细记录,从而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对课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研组组织全组老师仔细学习了《理化生课程标准》,并进行了“课改精神”、“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意见”的专题讨论。在学习和活动中,我们逐步对课改中新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其次.在教研中转变教学理念。能不能把课改精神落实到课堂中去是课改成败的一个关键,怎样把新的教学理念附注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了我组每位老师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研组实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例如全组老师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对重点章节内容组织公开教学和相互评课等,同时我市化学教研员黄东宁老师,给我组老师做了《如何进行说课、评课》的讲座,让我组成员学会了如何进行平常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课形式的主课方法和思路。这样的教研活动气氛热烈、效果明显,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老师这种高涨的教研热情也影响到了同学,许多同学积极帮老师进行课前准备和组织同学课后讨论,同学对课改教材的学习越来越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再次、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在做好本校的教研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走出了校门。向许多兄弟学校沟通和学习,本校老师更是常常切磋。每次活动,都会拟好几个讨论的专题,就我们的疑问以及当前遇到的困难展开沟通和探讨。并对每次活动均做了详细的记载。这些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加了阅历,提高了能力。第2页共7页最后、以公开课为锲机,不断升华教学理念。为了使课改工作不断上台阶,我们十分重视公开课,因为我们信任公开课的开设较好地检验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逐步提高教研组的战斗力。通过集体备课对公开课设计了几套相对合理的方案,并组织了试教,之后组织老师评课讨论,老师们的课改热情也越来越大。三、以试题讨论为抓手,促进学科质量的提高我组一贯重视对试题的讨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面对中考习题匮乏的问题,教研组发挥每一位老师的能动性,通过上网、听新闻、查图书,不断编写出能开发同学智力、培育同学能力的习题,并整理成册。一份份自编的试题图文并茂,寓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这为今后课改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注重竞赛组织和辅导工作为了调动同学学习理化生三科的学习积极性,在学期末组织了各年级理化学科学科竞赛,使得课本知识在应用中得到升华。五、问题和反思.老师相对较少,相互沟通的机会相对就少,不得于老师的提高警惕.同进配套的教具匮乏,老师在教学过程是教具制作,实验配套上的工作量较大.与新教材内容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和试题相对短缺.另外,做好学科间的知识整合也是我们要仔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评价机制也比较模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讨论和开展。六、今后的措施.积极搜集反馈意见,加强备改检查力量,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展分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