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冀教版科学三上第5课《凤仙花》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感官或借助观察工具观察植物的细微结构。2、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3、能与其他同学分工进行观测凤仙花的活动。(二)过程与方法1、能找出不同种类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能辨别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基本器官。3、能与其他同学沟通自己的观察结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学到的植物知识,对保护周围植物提出合理的建议。2、能在课后做一两件保护周围植物的事情。3、能从植物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植物。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植物。教学难点:能模仿别人的计划指定本组的计划;能用图画记录所观察的植物;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列举我们周边常见的花与草,请同学们回答它们的特征。新课讲解:观察凤仙花1、活动分组进行,一般四人一组为宜。小组内要进行分工,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记录。老师要注意提示安全事项,例如,“不能损害花草树木”,“不能破坏植物的生活环境”等。老师还应提示同学,观察时要注意植物的细微结构,指导同学认识组成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的名称。2、建议在室外花园或温室中进行,农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鲜花较多的大自然中进行,课文第18页上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同学对观察的对象有尽量多的选择余地,二是让同学对植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3、要让同学先对所观察的植物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课文中给出的凤仙花只是一个提示,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同学的兴趣,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4、把观察结果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记录图表中。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要求的是画一株凤仙花的图。在实际活动中,应该让同学画出所观察植物的草图,没有必要都去画凤仙花。5、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沟通。通过沟通、思考,同学会发觉不仅自己观察的植物,而且其他植物也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课后老师可以把同学的记录、图文收集起来,以板报或文件夹的形式展示出来,促进同学进行沟通。种子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不同种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标出下列植物的各个器官1、通过标出教材中第20页上图中植物的器官,巩固活动1对植物的认识。同时,对几种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外形上的不同点。2、进行沟通时,老师应指导同学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活动后使同学能意识到与其他同学的沟通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爱护花草树木1、欣赏植物给环境带来的美。2、引导同学保护植物。3、引导同学参照书中的实例,提出保护植物的建议。附送:2024秋冀教版科学三上第6课《观察土壤》word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想出了解土壤成分的办法,并利用简单工具动手试一试。2.能将对土样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3.能猜想哪些物体在土壤中能腐烂。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土壤进行讨论。2.同意把本组探究土壤成分的方法与其他组沟通。3.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三、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难点: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教学方法:探究科学的主动学习与讨论沟通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材料与用具:活动1:采土样工具、放大镜。活动2:筛子、纱布、量筒、纸课时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对土壤进行观察、记录。2、能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3、能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土样。4、能够分工合作进行活动。5、在观察活动结束时,能主动将小动物放会大自然。教学重点:利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材料与工具:采土样工具、放大镜。拓展:花盆、放大镜、塑料手套、生活垃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植物,植物都生长在哪里呢?我们还学习了蚯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