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位规章制度一、考勤纪律:1、工作作息时间为:上午:08:00——11:30时,下午:14:00——17:30时。工作人员必须做到按时到岗,执行上下班制度。2、实行签到制度,每天必须按时签到,不按规定签到的累计五次,按旷工处理。二、休假制度:1、每月公益岗位工作人员有4天休假,休假方式为串休,休假时间可在星期2、星期3、星期4期间,节假日不得休假。2、由于雨天或其他原因不能工作,纳入当月休息日。三、请假制度:1、病假制度。由于因病必须治疗和休病假的,需出示医院诊疗证明(必须是市级以上的医院证明)。从病假之日起,一周内不作处理,超过一周后扣除当月补贴金,超过二周扣除当月工资,累计病假一个半月或重大疾病三个月的,退出公益性岗位。2、事假制度。请事假3天以上(含3天),扣除当月补贴金;请事假7天以上,扣除当月工资;全年累计起20天的,申报市里退出岗位。3、旷工处理。旷工一天,扣除当月补贴金;累计旷工3天,扣除当月工资;超过一周的,上报市人社局作开除处理。4、替班人员不得请假。四、工作纪律制度:1、公益性岗位人员必须服从单位管理,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其它临时工作。2、公益性岗位人员电话随身携带并保持畅通,若因工需要临时需到岗的,通知时要随叫随到(特殊情况书面请假的除外),凡电话通知不接或口头通知后均不到岗的一律按旷工一天处理。第1页共15页本管理制度自2014年5月26日起执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有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第二篇:公益规章制度山西爱心公益社团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山西爱心公益社团由热爱公益和慈善事业的公民、法人及其志愿者共同参与,面向社会弱势群体,开展系列的帮扶和救助工作;第二条我们提倡从点点滴滴做起,用我们真诚的心,来呼唤无限的爱,进而帮助更多的特困群体;第三条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多种公益活动,有计划性地募集善款善物,并实施慈善救助行为;以山西爱心公益社团及下属分部为主体网络(来进行搜集和发布信息),凝聚爱心力量,联合爱心群众和各行业公益性组织,共同携手,将民间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更加活跃。第四条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应当遵循自愿、透明、公开、节俭和非盈利性的原则。第五条服务范围包括慈孤助学、敬老扶弱、扶残济困、心理干预、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性活动;第六条各项慈善公益活动,以广大爱心群众和社团成员为基础,接受社会各界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第二章社团成员第七条:社团成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自愿参与本社团组织的公益活动;(二)年满16周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三)具有责任心和相应服务能力,拥护本组织权益,并严格按照山西爱心公益社团章程规定开展工作。第八条。建立社团成员准入制度。社团成员应当向本社团所属陌陌总群及各分群申请加入,经群管理员批准后加入,共同参与本社团组织的公益活动本组织可以根据活动需要,招募临时义工,并在理事会备案。第九条:社团成员享有如下权利:(一)自愿加入或者退出组织;第2页共15页(二)参加本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三)对于本组织的活动可自愿选择性参加;(四)请求本组织帮助解决在公益活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五)对本组织提出建议、批评与监督;(六)有困难时优先享有本组织提供的相应服务。第十条:社团成员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本组织的章程;(二)多渠道搜集有关信息,搜集帮助对象的详实资料,并及时上报;(二)不得向助对象收取报酬或者借钱、借物、谋取其他利益;(三)对帮助对象的隐私予以保密;(四)不得以社团成员或本组织的名义组织或参与违反法律或本社团章程原则的活动。第十一条:社团成员在社团组织的安排下开展公益活动,完成志愿者服务工作。未经本社团组织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本组织名义私自开展活动。第十二条:社团组织应当保障社团成员在参与活动期间的合法权益。本组织一定要视社团成员为亲人,时时刻刻来保护他(她)们,使其不受侵害,增加他(她)们的安全感、亲切感,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服务措施。第十三条:志愿者在参与活动期间应当佩戴统一的标志。证件、标志的使用及管理办法由理事会统一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