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教科版科学三上4.7《空气有重量吗》word教案1使用范围:教科版学校科学三上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作者:李张宇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学校撰稿时间:2024年1月一、教材分析:《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是教科版三(上)“水和空气”单元的最后一课,教材共分三个板块,包括四项活动:第一板块:用简易小天平进行实验,感知空气有重量,包括两个探究活动:活动一:设计实验并制作小天平来测量空气的重量。活动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第二板块:用托盘天平进行测量,证明空气有重量。教材表现为活动三:托盘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第三板块:单元小结。教材表现为活动四:对固体.液体.气体基本特征进行对比,填写对比表。可以看出,教材是根据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进展,由现象向量化本质的脉络进行编写的,层次分明清楚,符合科学学习的认知规律。二、设计意图: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一是空气有重量吗,请同学对空气是否有重量展开讨论,以了解他们原有想法。活动二是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引导同学进行讨论和改进。活动三是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使同学进一步认识到空气有重量,同时也会加深对天平这种工具的认识。活动四是整理我们的观察结果,让同学填写石头、水和空气三种物质的对比表,其实是进行固体、液体、气体基本属性的对比。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设计简单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培育同学的动手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难点:能设计实验来验证空气有重量。五、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两个气球,透明胶,一根杠杆尺,记录表。演示实验材料:一瓶沙.一瓶水.一瓶空气,一个托盘天平,一盒砝码,一个皮球,放气针,两枚回形针。六、教学过程:活动一:空气有重量吗。1.(出示一个空瓶)这个瓶里有什么?2.那空气有没有重量呢?(板书课题:空气有重量吗?)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怎样才能知道空气有没有重量?请大家思考几分钟。4.怎样称空气?用什么称空气?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个小天平(出示小天平)。能用这个小天平来实验吗?该怎样做?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能用小天平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有没有重量。5.同学小组讨论,沟通实验方案,相互质疑,完善实验方案。(引导同学思考:怎样排除气球的重量?开始时要使小天平平衡。)6.实验时我们要注意观察什么?请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吹气球时要注意安全。7.同学实验.记录。(把同学的记录贴出来:开始时充气后)8.说说你们组的实验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9.原本平衡的小天平,挂上了充气的气球后,小天平发生了什么情况?这说明了什么?(擦去“吗?”)(设计意图:让同学对空气是否有重量展开讨论,以了解他们的原有想法,并想办法来证明自己的想法,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想法,在单元中有多次出现,这不仅可以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育同学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活动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1.(出示两组小天平)这两个小天平倾斜度一样吗?为什么这个倾斜度比较大,那个倾斜度比较小呢?2.在实验中要使空气的重量能明显的看出来,该怎么做呢?(设计意图:同学在第一次实验时会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这需要引导同学进行讨论和改进。)活动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1.(出示充满气的皮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那么这个球里的空气有多重呢?你有办法知道吗?2.(出示天平)这个工具叫做天平(板书: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重量,这里有刻度可以读出物体有多重,它的单位是克。3.那怎样使用天平来称球里面的空气?4.演示实验:称量充满气的皮球重量(记录在黑板上)。这个重量是什么的重量?板书:球+空气。接下来怎样做?请两个同学放气,再称量球的重量(记录在黑板上)。这又是什么的重量?板书:球。那球里的空气有多重呢?5.用小天平能称出空气的重量吗?用小天平称和用天平称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用天平称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