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两基”迎国检材料准备工作基本要求“两基”迎国检基本知识问答“两基”迎国检基本知识问答1、什么叫“两基”。答。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2、什么是九年义务教育。答。包括初等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在现阶段实现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九年义务教育。3、什么是“普九”对象。答。指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的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推迟到七周岁。4、为什么要“控辍保学”。答。控制学生辍学,加大治理辍学工作力度,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普九”质量和水平。5.什么是“两基”国检。答。国家教育督导团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有县全部验收完毕之后,对省级政府的“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是国家依法组织的对省级行政区域“两基”水平的验收和认定,因此称为“两基”国检。6.“两基”国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两基”国检的过程是检验政府行为是否到位、督促各级政府认真履行教育职责的过程,是各省(区、市)总结工作、寻找差距、弥补不足、继续前进的过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过程。7.“两基”国检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两基”国检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全省(区、市)“两基”水平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以“两基”国检为契机,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把全省(区、市)“两第1页共3页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8、为什么一定要拆除d级危房。答。因为d级危房承重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险,所以一定要拆除。目前我县的全部d级危房都已全部拆除,一律不得保留和使用。9、拆了危房校舍不够怎么办。答。政府通过危改项目重建校舍。10、扫盲对象是那些。答。指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年满15周岁以上的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青壮年,或小学三年级以下学历的半文盲,这部分人要通过各种形式文化补习扫盲。11、脱盲标准是什么。答。识1500个汉字,能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记简单的帐目,能书写简单的应用文。12、“两基”国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两基”国检的主要内容有:普及程度、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管理、教育质量、扫盲及成人教育等。13、普及程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普及程度的主要指标及要求如下: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5%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60%以上。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小学控制在1%以内,初中控制在3%以内。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在98%以上;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在85%以上。14、“两基”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答:从数量上讲,按自治区教职工编制标准,教职工与学生比,县城小学1:21,农村小学1:23,县城初中1:16,农村初中1:18。从质量上讲,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均要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达到95%以上,初中达到90%以上。从管理上讲,教职工的管理上收到县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15、校舍面积和仪器、器材、图书的配备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答。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别达到4.18平方米和5.59平方米。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及器材,乡镇中心小学XX县第2页共3页区城小学达到Ⅱ类配备标准(学生分12组进行实验);县城初中达到Ⅱ类配备标准(学生分13组进行实验)。图书生均占有册数,农村小学生均5册以上,初中10册以上;县城小学生均15册以上,初中20册以上。16、什么是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答。“三个增长”是指县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学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17、什么是“五个一票否决”。答。指普及程度不达标的一票否决、有d级危房的一票否决、2001年后仍有拖欠教师工资的一票否决、在验收当年还有造成师生伤亡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一票否决、凡有弄虚作假的一票否决。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