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苏联模式的衰落与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摘要]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同一性与模式的多样性。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旧模式,它的衰落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模式作为社会主义的一种新模式,正日益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21世纪的社会主义必将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出五彩缤纷、各具民族特色的新模式。[关键词]苏联模式;中国模式;未来社会主义20世纪世界历史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对此,西方不少人欣喜若狂,弹冠相庆,认为这是世界社会主义的终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失败”。这些言论的肤浅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实际上,苏联演变只是苏联模式的衰亡,绝非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统一性和模式的多样性,失败的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旧模式,而在世界的东方,突破了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正日益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一、苏联模式的兴衰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选择社会发展模式时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实践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本国国情,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社会主义模式;二是理论指导问题,即如何正确对待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发展不脱离社会主义轨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为分析工具,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社会基本矛盾与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所得出的结论。马恩的一些论断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显然没有定位在同一社会发展层面上。这使社会主义国家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的执政党处于两难境地:如果照搬马恩创立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在许多方面不能直接回答现实存在的问题;反之,又担心失去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特质。如何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苏联模式正是在谋求解决上述矛盾和突破困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始于十月革命后的列宁时代,成型于二三十年代的斯大林时期,流行于改革前的社会主义各国。这一模式具有如下一些特征:它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权力高度集中。不仅表现为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群众团体的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还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于上级机关。其具体特点是:(1)一党制,党外无党,一党独存;(2)党政不分,以党代政;(3)党代替人民亲自管理国家,代表制民主和人民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权利实际上失去效力。它在经济的表现主要包括;(1)在所有制上,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是公有制的高级形式,它比集体所有制更高级、更优越、更进步,因此要创造条件把集体所有制逐步过渡到全民所有制。(2)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把是否优先发展重工业看成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3)在经济形式上,认为只有消费品是商品,而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价值规律只在消费品流通领域有一定调节作用。(4)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它在文化上的表现是实行严格的思想文化控制,舆论高度一致。对于苏联模式,历来有不少争论,全盘否定者有之,全面肯定者有之我们认为,对于这样一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应作辩证地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同意有些学者把苏联模式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两个层次的做法。就体制来说,的确相当复杂,需做具体的分析。其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则是错误的;有的在苏联的具体国情下是正确的,搬到别的国家去则是错误的;更多的情况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就未必正确,必须进行改革;还有一部分即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然行得通,却不见得就是最佳选择,也存在很多问题。但如果就苏联模式主要的基本的方面,即它所体现的基本制度内容而言,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如坚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苏维埃政权,无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