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学年学校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素养教育为核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常规管理,不断提高素养教育质量,不断推动师生进展,把我校办成一所“师资优良、管理法律规范、内涵充实、质量一流、特色鲜亮”的学校。工作目标:1.改革管理方式,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自主管理、微格管理相结合,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效益。2.坚持依法治校,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求真务实、勤政敬业、主动高效的学校管理队伍;建立一个师德高尚、业务过硬、锐意进取的学校老师群体。3.抓实常规管理。强化学校日常管理,着力打造平安、文明、干净、和谐的校园环境。4.强化教学管理。加强讨论与分析,强化督查与调研,做好指导与跟踪,确保教育教学质量。5.注重德育实效。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注重双习惯的养成。6.搞好教育科研。扎实做好课题讨论工作、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以科研促进学校进展、以科研促进老师成长。具体措施:一、坚持德育为首,注重德育实效德育工作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学良好素养的关键所在。要坚持德育首位,强化习惯养成,提高道德修养。1.以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目标,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注重德育的常规管理,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于学校日常管理中,见之于每个老师的一言一行中,确立事事体现着德育,处处蕴涵着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2.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提升同学的基础道德素养和法制意识。特别注重同学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礼仪法律规范的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扎扎实实学习、宣传、落实《学校生守第1页共7页则》、《学校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等要求,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落实在道德建设和同学的行为养成教育中。3.以少先队活动为立足点,不断丰富和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各中队要仔细根据大队部的要求,组织好常规性的教育活动,讲究活动的效果与质量。学校也将重点组织好“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等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充实活动内涵,丰富同学生活,寓教育于活动之中。4.以架设育人立交桥为载体,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适时召开同学家长会,进行家长开放活动,加强家校联系。5.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要加强班主任老师的培训与管理,建立相关的学习培训制度,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要加强德育的科研工作,举办好班级管理研讨会。二、坚持质量立校,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我们要紧抓教学质量生命线,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要重视教材讨论、教法讨论、同学讨论,在讨论与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仔细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法律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按规定开齐开足教好所有课程。各年级部加大巡课力度,坚持发觉问题及时公布。2.加强常规课的检查、指导与管理。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电脑资源,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率。提倡听随堂课、听推门课,师徒结对老师互动沟通。所有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完成每周听课任务,听后主动和有关老师进行沟通,以达到学习、沟通、提高的目的。3.加强课堂教学讨论,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组织全体老师参加集团“半日研修”活动,聘请有关专家作讲座、做示范、作辅导;组织骨干老师外出学习观摩,在教科研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4.加强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六仔细”,优化教学行为。向“管理”要质量,向“常规”要质量,向“仔细”要质量。要关注细节,第2页共7页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细节入手。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做到课前抓实集体备课和预习;课中强化听课和随机评分(监测平常课堂的质量,计入教学实绩)相结合,努力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课后重点督查早读和课后补差。要落实过程,坚持一周一重点一考核,一月一督查一评比。教学管理人员要亲力亲为,狠抓教学质量,注重关键环节,关键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