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旗帜的风采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的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折射着那个时代最闪亮的光芒。新世纪新阶段,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依然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朝着自己的理想大踏步前进。他们是种子、是脊梁、是旗帜,他们在扎根沃土、无私为民的同时,也使党的崇高形象矗立于人民群众的心中。一颗种子,很小,很小,但它播入泥土,就会生长出一片花,一片庄稼,一片树木,一片五彩的世界。林强就如一颗饱含着爱的种子,把对土地、对人民、对春天的热爱,深深地播撒在这个充满了渴望的山村,播撒在每一个淳朴善良的人们心中,他让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最高宗旨彰显出灿烂的光华。这片大山里,林强的名字与“共产党万岁”五个大字并排写在高高的青石崖。“在老百姓眼里,共产党员与共产党常常是画等号的。党员的一言一行,都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党的整体形象,都会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报告文学作家李鸣生说。在李鸣生心中,共产党员应该是这样的人。“为老百姓做好事的人,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人。”26岁的车间工人贾少峰则认为,共产党员是一群让人心生温暖的人——“近的”比如带着他踏实干活的师傅,“远的”就像各种英雄模范人物。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成立的第一天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鱼水相依作为最高宗旨。半个多世纪前,三位红军女战士经过湖南XX县区沙洲村,借住在村妇徐解秀家中。看到徐家很穷,她们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成两半,留给徐家半条。直到临终前,徐解秀仍挂念着这三位女红军。她告诉后人,什么叫红军和共产党。红军和共产党就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给老百姓的好人……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第1页共4页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是种子,就要把根须向着土壤深处延展,每一寸都被泥土紧紧包裹。是种子,才能从土壤、阳光与水分中汲取营养,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历史表明,只要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就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就能无往而不胜。现实,正在继续印证着这一点。傻居感言:人生最美是奉献“重视学习、勤于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发展,都同加强学习紧密相联。”中央党校教授周炳成曾经参与中央党校学习型政党研究课题的调研,他说,“党的诞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把它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党的成长壮大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重视学习、勤于学习,这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是这样,邓小平同志是这样,江泽民同志也是这样。”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陈福今说。一生酷爱读书的毛泽东同志,始终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等一系列著名论断。面对建设新中国的全新任务,他告诫全党“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1978年12月,党中央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提醒全党同志:“要把学习搞好,认真建立学习制度。”第2页共4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把学习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在他倡导下,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集中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成为我们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的一个新的创造性探索。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形势逼人,不学则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