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安全及资源整合问题调研报告煤矿生产安全及资源整合问题调研报告加快煤炭资源整合步伐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煤炭资源整合是指合法矿井之间对煤炭资源、资金、资产、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以及合法矿井对已关闭煤矿尚有开采价值资源的整合;是淘汰落后,优化布局,提高产能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煤矿安全水平,确保煤炭资源合理开发的必然选择。通过资源整合,可大幅度减少小煤矿数量,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装备、技术管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煤矿事故。煤炭工业是我县经济的主导产业,如何尽快解决煤矿生产安全及资源整合问题,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局。近期,根据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安排要求,带领相关人员深入有关部门、山西天利光道煤业有限公司,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广泛座谈、细致分析、冷静思考,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1、我县辖区共有煤矿30座,按核定能力划分:45万吨/年矿井4座,30万吨/年矿井12座,21万吨/年矿井9座,15万吨/年矿井5座。按类型划分:资源整合基建矿井13座,单独保留矿井17座。其中,正常生产矿井1座。xx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煤矿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煤矿体制改革会议进行研究,多次组织煤炭企业与大型煤炭公司洽谈,目前,已有多家煤矿与霍煤集团、同煤集团、阳煤集团、晋煤集团、焦煤集团达成兼并重组协议。今年,省政府又出台政策,对乡镇煤矿进行体制改革,要求产能达到90万吨,我县保留版块为12个。2、山西天利光道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4.3514km,地质储量1105万吨,历年动用储量24万吨,保有储量1081万吨。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xx年11月批复核定能力21万吨,服务年限34年,主采2X、11X煤层,2X煤层开采已于xx年10月结束,同年11X煤层的开拓完成,其平均厚度2m。该煤矿采用双第1页共4页斜井开拓全井田,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通风能力满足现行的安全生产需要。主斜井喧砌支护,断面7.8m,方位247°,长230m,坡度16°,按有dtl80/30/20+30型皮带输送机一部,带速2.4km/s,输送量300-500t/h,并按有热风炉一座及jt-0.8型绞车一部,配套的15kg/m轻轨作辅助运输;付斜井碹砌支护,断面7.1m,长150m,坡度16°,安装有fbcz54no15/45轴流式主扇两台,风量为1310-1960m/min,矿井实际生产能力达到核定能力标准。二、存在问题客观方面:1、近年来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的投入上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安全生产设施与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要求不相适应,开采工艺落后,管理技术薄弱,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部分煤矿管理人员素质较差,技术力量薄弱。2、由于我县煤矿开采时间长,历史上私挖滥采现象比较严重,造成部分煤矿对自身和周边水文地质情况不够清楚。3、煤炭体制改革政策不连贯,企业长期规划没有形成,煤矿企业存在短、快现象。4、随着煤矿体制改革,我县煤矿机械化程度提高,机电方面的专门人才短缺。主观方面:1、没有真正落实煤矿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各项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2、法制观念不强,不能真正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3、与国家煤炭行业政策不协调,煤矿企业不能认清形势,从而造成在安全投资、技术投资、人力投资方面的不足。三、意见建议1、充分认识采煤方法改革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重要性,切实按照国家的要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以节约为主的方针,提高煤矿井型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回收率,实现生产力发展水平,安全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整体提高,实现正规布置,正规开采。2、关小上大,能力置换,联合改造。必须加大力度,继续第2页共4页推行并抓紧实施“资源整合,关小上大,能力置换,联合改造”的政策措施,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压减煤矿数量,提高单井生产规模,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要采取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等多要素、多形式的合作,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资源整合和采煤方法改革的合力。要通过资源整合使资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