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工作高效管理经验材料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十二五”期间,是航空后勤创立的战略性目标,其基本要求是:“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动,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根本目的是:有效履行航空历史使命,提高地勤综合保障能力。这个战略性目标,起始于社会进展的巨大推动,得益于我国进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刻,航空后勤紧紧抓住机遇:把着力解决后勤现代化建设水平与保障信息化条件下要求相适应、保障能力与履行使命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作为重大战略性问题。从多年进展来看,紧紧围绕建设信息化后勤、保障信息化进展需求这个目标,大力推动以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后勤变革,走复合式跨越式进展的路子的提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经过多年的探究和实践,成为航空后勤建设进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一、明确进展方向,牢记后勤供给使命这是新形势下新的历史使命对航空后勤建设的必定要求。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近年来,航空后勤根据后方服从前方、后勤服务的要求,构建指挥体系;根据进展战略相配套、陆上海上空中相衔接、基地与机动相协调、后备与需求相结合的综合作战要求调配后勤保障力量;根据高效顺畅的实际要求,探究联勤拓展思路,跨越式地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二、飞机调配、航班信息发布在每次飞机调配、航班信息发布面前,后勤要掌握后勤保障机制,那片航班吃紧,那里客流量大,是节假日、还是重点旅游区;跨区域输送、水陆空立体投送、多种方式综合保障,源源不断的客流、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在整个飞机调配过程中,航空后勤是哪里航空需要,第1页共4页后勤保障就跟进到哪里,航空后勤需要掌握情况,便于航班信息的发布,使航空后勤始终保持了强大的战斗突击力,为保障航班提供了有力、有序、全面、持久的后勤保障。联勤保障体制、社会化保障方式、应急指挥机制、应急保障力量、物资储备、二代后勤装备,包括后勤人员的能力素养等,“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这一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由此得到了充分展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航空后勤保障的应急机动,培育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救援航空后勤三、保障航班正常过站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保障航班正常过站,突出强调应急准备的重要性,把集中精力做好正常航班过站的准备,作为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扎实解决影响和制约保障能力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的重要牵引。近几年来,航空后勤各条战线,始终把后勤保障能力作为实现这一战略性目标的第一位任务来完成,并围绕着这个任务展开了一系列应急保障准备活动:确立应急保障预案、建立航空过站机制,储备保障物资、配备过站装备、开展过站实地训练等。并且在落实方案上,要求做到人员定岗、过站定位、物资定储。各地都高度重视,各项工作的仔细落实,各项高难度训练任务的扎实进行,保证航空后勤过站障做了充分的准备。四、飞机延误后为旅客服务如出现飞机延误,就得及时向旅客发布消息,做到有心理准备,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按程序办,高标准按时限完成和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派出工作组到一线协调指导,民航部门做好旅客的停留服务,如人员物资准备、地点等。后勤和联勤立即行动,沟通协调,联络配合,使后勤保障工作全面展开。五、餐食服务航空机上餐食第2页共4页改变机上餐食供应方式有利于节约,更有利于环保,目前机上餐食又有了较大的改变。餐食变化能反映服务水平。现在,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识到,这样的变化还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好处,还避开了一些中短途飞机大量储存和载运餐食的矛盾。其实,机上餐食收费也是一个很好的环保行为。因为传统的机上餐食从航空食品厂生产过程,到装上飞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造成巨大的浪费,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首先,巨大的生产车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恒温,生产过程也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成品后的餐食要在一定的低温下保存一定的时间,只要超出保存时间标准,或检验不达标,食品就会被处理,浪费巨大。其次,餐食还要使用大量的包装和餐具消耗量很大,其生产过程也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