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应急预案十五种制度目录1、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12、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33、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64、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75、应急投入及资源保障制度........................86、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117、应急预案演练制度.............................128、应急预案管理制度.............................179、应急值守制度.................................1810、应急档案管理制度............................20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为有效维护应急救援防护体系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待命状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为避灾人员提供可靠的待援保障,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1、所有职工在入井前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避险设施使用和操作、避难硐室的避难要求等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生产业务部门和井下基层队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培训内容包括:(1)避险设施应急组织流程;(2)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3)避险设施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和标准;(4)避难硐室内生存环境及活动要求。2、培训中心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纳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必授课程;3、避难硐室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和气密性;在安装时必须进行一次完整的打压测试以检验密封性能;4、每半年对避难硐室的各项功能进行一次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5、避难硐室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必须指定专人负责避难硐室的维护与保养;第1页共13页6、避难硐室不得挪作它用,不得存放任何无关物品;7、区队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上岗人员在危急情况下逃生路线。所有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位置的避灾路线与避难硐室位置8、避难硐室内必须附应急操作流程图和操作指南;9、避难硐室内急救箱药品必须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失效立即更换;10、必须建立气密性日常检查、仪器调校、设备检查维护、急救药品检查等专用台帐。安监部纳入安全检查,作为安全重点工作跟踪考核;11、避难硐室内饮用水食品要有详细食用说明,必须在保质期内定期更换;12、避难硐室供电必须使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和专用变压器。停电后再次启动前必须进行送电前的检查;13、避难硐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电话,不得与任何作业地点串联;通讯系统在正常状态下必须保持畅通无阻;14、严禁任意拆除或断开避难硐室的外界供电、供风、通讯系统;如在特殊情况下断电,在供电恢复后,应立即送电,保证各大系统的正常运行;。15、严禁任何人在维护、检修过程中敲打或撞击任何应急救援设施、设备;16、除定期维护、专项检查、应急避灾时,任何人不得进入避难硐室内;17、在发生火灾、瓦斯或一氧化碳涌出、瓦斯爆炸事故时,作业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佩戴好自救器,按照指定避灾路线逃至避难硐室内。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为了有效应对紧急事件,做好事故发生的应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特制定本制度。1、事故预警条件发现可能导致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隐患或险情,如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时必须预警。第2页共13页2、事故预警方式和报告(1)设立预警报告接警专用电话(设在调度室),调度室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预防与预警的工作职责纳入应急管理系统中,明确预警管理机构办公室、预防与预警负责人及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的联系电话。发生事故要通过电话或由专人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调度室预警报告专用电话:8000、8001)。(2)有预警条件需要报告预警信息时,现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汇报的内容包括出现事故的征兆具体内容,地点、发现事故征兆的简要经过、预警区域作业内容、人员分布等。(3)调度员接到预警汇报后,立即按照预警电话通知顺序,通知相关负责人和有关单位,通知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4)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员接到汇报后立即向值班矿领导汇报、向矿长报告,矿长接到报告后,按照事故危险的级别和需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5)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