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价格调控汇报**年,**煤炭市场出现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价格异常波动。特别是自4月15日自治区实施的煤炭价格临时限价干预措施取消后,受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影响,煤炭生产企业相继提高了煤炭价格,多数地区涨幅平均超过30%,部分地区出现煤炭供应短缺和煤荒。全区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及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抑制了煤炭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使发电用煤和居民生活用煤价格保持了相对稳定。这是《价格法》颁布以来,自治区实施价格干预措施的有益实践,对这次实践进行认真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一、煤炭价格上涨的基本情况**年8月开始,全疆各地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其中XX市和昌吉州神华**公司供热煤合同价最高128.8元/吨,非合同价136.8元/吨,涨幅较去年同期超过40%。周边中小煤矿随后也在涨价,同煤质价格甚至高于神华价格,每吨在130-140元。XX市的沫煤价128-135元/吨,平均提价40元左右。电煤价110元/吨,提价近30元。伊犁州的沫煤价80-120元/吨,块煤价160-180元/吨,提价超过20元。**地区的俄矿供库车电厂煤价由2005年10月75元/吨上涨到110元/吨,其他工业用煤已达130元/吨,拜城XX县区煤价150元/吨,上涨30-40元/吨。从上述地区情况看,这次煤价上涨的特点是速度快、幅度大、时间长、影响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煤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的客观反映。近年来,我区经济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新型工业化进程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步伐不断加快,电力、冶金、建材、炼焦和化工等行业的生产增速进一步提高,对煤炭的需求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二是煤炭生产成本不断加大的反映。从现实的煤炭生产过程来讲,煤炭工业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资产退出成本高,工作条件恶劣等,生产成本在不断的加大。特别是部分中小煤炭生产企业在改造和提高矿井技术装备和安全水平后,通过提第1页共5页高煤价快速收回成本投入的心理预期,一定程序上推动了煤价的上涨。据**发展改革委成本调查资料反映,**年我区的原煤单位生产成本为100.76元/吨,较上年增加13.93元/吨,增长16%。三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近年来,自治区按照市场化和专业化的要求,陆续关闭了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小煤窑,落后生产力不断被淘汰;高起点、高标准引进具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煤炭价格的回升。四是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作用。2002年开始,国家取消了电煤指导价,煤炭价格全面放开,市场调节的宽松政策进一步突显煤炭作为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二、实施煤炭价格干预措施的做法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始终密切关注煤炭价格走势及对下游产品价格传导的影响,通过采取跟踪产区和销区电煤、热煤及居民生活用煤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了关于实施煤炭价格干预及煤电价格联动等措施建议并上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引起了自治区党委及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8月21日,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研究协调煤炭供需问题的会议纪要》(新政阅[**]82号)精神,根据《价格法》有关规定,启动了价格异动处置机制,采取了三项措施,加大对生产、流通领域的调控力度。这些干预措施的主要内容:一是要求各地要加强煤炭出矿价格的监管,严格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限价水平。即国有重点煤矿原煤出厂价格以95元/吨为基础,其他煤矿原煤出矿以90元/吨为基础,最高上浮幅度不得突破10%。二是严格控制煤炭运输和流通环节费用。要求各地发展改革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煤炭运输费、装卸费和经销差率,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对居民生活用煤的市场零售最高限价。三是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临时措施实施后,各地发展改革部门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XX市、昌吉州制定煤炭临时限第2页共5页价:规定动力煤发热量5000千卡/千克销售价格为95元/吨;发热量每超过或下降100千卡/千克,销售价格相应上浮或下浮5元/吨,但最高销售价格不得超过120元/吨。按此规定,热值4500-4700千卡/千克煤炭对应价格70-80元/吨。两地对于流通环节费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