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大股东控制、私有收益与公司绩效曾昭灶,余鹏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广州510420)本研究得到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6300976)资助。作者简介:曾昭灶(1974-),男,汉族,广东惠东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讲师,毕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余鹏翼(1971-),男,汉族,安徽霍邱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与资本市场.联系方式:曾昭灶:x地址:广州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7栋205邮政编码:510420:163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大股东控制、私有收益与公司绩效曾昭灶,余鹏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420)摘要: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经由中间机制或因素发生作用的,因此引入大股东的私有收益变量。本文以2000年前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2001年至2003年的股权结构、关联资金往来和公司绩效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普遍存在大股东控制,在大股东控制下,容易出现大股东以资金占用等形式获取私有收益,从而损害公司的经营绩效的现象。关键词:股权结构;私有收益;绩效中图分类号:F2700引言国外内学者对股权集中程度与公司经营绩效的研究一直都没停过,观点主要有无关论、正负相关论,更多的是倒U型关系。股权的集中,即存在相对较大的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有助于减轻现代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或委托代理问题[1]。[2]的模型证明了公司价值和管理层持股的反U型关系,则是考虑到管理层持股过大降低了接管可能性而降低价值,&[3]也认为股权集中度低的情况下,公司容易被接管,从而带来较大的公司价值。&[4]在一篇公司治理综述文献中列举了许多关于所有者-管理者的委托代理问题证据的研究结果,指出大股东的存在可能损害小股东的利益。&[5]的实证检验表明大股东持股的公司和分散持有公司在投资回报率、托宾q和会计收益上都没有显著的差异。&[6]认为股权的结构是内生的,大股东或股权集中与公司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关系,大股东的存在可能为了获取私有收益。,[7]对大股东的所有权比例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以托宾Q衡量的企业价值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成倒U型关系。等[8]用东亚上市公司的数据,指出了控股股东存在“正的激励效应”和“负的侵占效应”,公司的绩效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正相关,而与其控制权负相关。我国股权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的研究结果也与国外类似。&[9]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盈利能力正相关,但不同股东股权性质有不同的作用,公司盈利能力与法人股比例正相关,与国家股比例负相关,与流通股比例不相关。孙永祥和黄祖辉[10]对1998年前的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也得出了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倒U型关系。但白重恩等[11]的研究结果却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负相关而且二者是呈U型而不是倒U型关系,但其他较大股东的股权比例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高。这些关系都是可能存在的,多数研究都只分析了衡量绩效的变量与股权结构以及股权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有些研究控制了公司其他方面的特征,如规模、盈利等因素。但可能忽视了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起作用的机制或因素,即已有的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各种结果可能是由股权结构与不同的机制或因素相结合导致的结果。陈小悦和徐晓东[12]发现在非保护性行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朱武祥和宋勇[一三]也发现,在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关系。徐莉萍等[14]在控制行业因素的影响后发现,经营绩效和股权集中度之间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6300976)。作者简介:曾昭灶(1974-),男,汉族,广东惠东人,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