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苏少版音乐五下奏《瑶族舞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并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背唱《瑶族舞曲》主题,并能随着音乐做声势练习。2、技能目标:引导同学结合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育其音乐感受、欣赏能力。通过课前、课堂实践活动,培育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3、情感目标:激发同学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育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教学设计思路:欣赏围绕:看——听——想——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瑶族舞曲》的两段主题,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回顾这两段旋律吧。生:第一遍演唱《瑶族舞曲》主题一,第二遍演唱时加入声势练习。师:主题一的旋律优美抒情同学们是用慢速演唱的,那么要演唱欢快、热烈的情绪应该用怎样的速度?生:回答用快速。生:演唱主题二,唱完一遍后在加速唱一唱,和主题一的演唱速度形成鲜亮的对比。第三遍加声势练习。师:小结:同学们唱的都很好,把两段不同的情绪基本演唱出来了。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由葫芦丝演奏的这两段旋律呢?今日老师就请同学们欣赏葫芦丝演奏的《瑶族舞曲》。师:欣赏视频并介绍有关瑶族的人文风貌。(瑶族遍布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瑶族的身影,他们大多住在山区,因此被称为山地民族。瑶族以农业为主,精于织染和刺绣,瑶族的服饰非常美丽,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致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爱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瑶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干巴节、新米节、目莲节等,盘王节(又叫达努节或瑶年)是最大的节日。瑶族人民喜爱唱歌,每逢节日或喜庆,都要唱起嘹亮动人的歌谣。)二、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一)完整欣赏1、师:瑶族舞曲的旋律富于歌唱性、抒情委婉、热情欢快,极具欣赏性。今日老师请同学们欣赏由我国著名的指挥家彭佳鹏指挥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在欣赏前老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管弦乐其有哪些?”2、生:小提琴、大提琴、小号、大管、圆号、长笛、双簧管、等等。3、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乐器组合成乐队演奏的《瑶族舞曲》,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以下的问题: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4、完整欣赏《瑶族舞曲》老师讲解:这里是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圣殿。很多知名的音乐家都在这里演出过,他们都觉得能在这里演出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位指挥家叫彭佳鹏,他指挥的乐队是维也纳国家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老师简单提问和介绍管弦乐器。要求同同学一边欣赏画面,一边倾听各种乐器不同的音色以及演奏出的效果。5、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提示将乐曲分为了三个部分,并用手势表示出来。6、师:欣赏完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同学们说一说这首乐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7、生:描写了瑶族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场面。8、老师小结: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这首乐曲描绘了瑶寨人在节日的夜晚,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二)分乐段欣赏:师:刚才我们为乐曲分了三段,请同学们和老师再次欣赏音乐片段,我们今日着重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联想一下瑶族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在欣赏过程中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同学展开联想,畅所欲言。1、引子:乐曲模仿优雅的长鼓节奏轻轻奏响,描写月光下瑶寨的男女老少从各自家中纷纷进入寨中的旷地的情景。逐渐带起第一部分。2、第一部分(A段)师:一边欣赏一边启发同学联想:瑶族人们在夜幕降临后来到空地上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情景。小提琴奏出柔和委婉的主题似见一位窈窕的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轮美奂。随着主题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姑娘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气氛逐渐热烈,管乐奏出活泼欢快的主题,恰似一群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