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2010年是决定东航“能否站起来,进而跑起来”的关键一年。安徽分公司根据总部统一部署,按照年初既定的工作思路,把握安全根本,加快营销转型,提升服务品质,夯实发展基础,践行科学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党建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1-10月份(截至10月31日,下同),累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0574.09万吨公里,同比下降19.6%;旅客运输量178.4万人次,同比下降23.2%;货邮运输量1.8万吨,同比下降15.3%;正班载运率73.4%,同比增长7.1个百分点;正班客座率77.1%,同比增长6.0个百分点;执管飞机在册日利用率7.6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0.1小时。其中a320在册日利用率8.7小时,与去年同期持平;md90在册日利用率5.5小时,比去年同期减少1.1小时。1-10月份实现客运贡献收入31034.41万元,完成t1指标的97.21%;货运贡献收入575.3万元,完成t1指标的85%;座公里收入0.5105元,完成t1指标的110.21%;集团客户贡献收入1830.00万元,完成t1指标的116.32%;b2c贡献收入1973.28万元,完成t1指标的168.51%;发展常旅客67995人,完成t1指标的128.29%。1-10月份,分公司累计安全飞行27969小时/16783架次。未发生人为原因事故征候和严重差错。杜绝了飞行事故和重大航空地面事故,杜绝了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大航空维修事故,杜绝了重大航空危险品运输事故,杜绝了劫机、炸机事件的发生。于7月20日顺利实现安全飞行26周年。二、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一)构建体系健全机制,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1、统筹兼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1)扎实推进sms建设。分公司自今年3月22日正式启动sms试运行以来,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措施具体,体系建设卓有成效。整章建制,为确保sms的有效运行,分公司制定第1页共18页了《东航安徽分公司风险管理程序》和《东航安徽分公司安全保证工作程序》,并修订《安全运行技术管理手册》,进一步明确周期性风险、专项系统风险、超限风险、跨系统风险处置程序,以及安全运行持续性信息、运行审计/审核信息、不安全事件信息、员工报告与反馈信息获取和分析程序,及时修订安全运行偏差。截至10月31日,分公司共获取各类信息208条,发布《运行安全系统性评价报告》5期、《安全风险报告》8期,启动专项风险管理工作4项。理论培训,组织运行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采取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的形式,深入了解sms体系构建,确保从安全目标设定、政策拟定到作业执行,能够迅速准确开展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对安全运行状态实施闭环管理。目前,分公司参加sms理论培训共计771人,一次性通过考试747人,考试合格率达到96.8%。11月4-5日,在8月份完成内部sms验证检查的基础上,顺利通过局方sms检查组对分公司的验证检查,成为东航第4家通过局方验证检查的分公司。(2)顺利完成md90飞机退出。服从公司战略部署,优化升级机型结构。自1997年10月分公司引进首架md90飞机,到逐步发展到执管9架md90飞机,md90机队安全运行13年,先后在合肥、上海、杭州等多地驻场运营,执飞国内、国际航线共计100余条,累计安全飞行289218小时、182917架次,运送旅客达1810.3万人次。该机队13年的生产运营,为分公司构建安全运行体系、培养锻炼员工队伍、提升运营保障能力搭建了良好平台,积累了宝贵经验。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md90机队于今年5月31日正式退出运营。分公司周密部署,稳妥实施md90机队退出和交付工作,自年初到8月份,仅用了7个多月就圆满完成了全部交付工作。紧密衔接航班生产,合理安排人员改装。md90飞机退出后,为做好机型改装工作,分公司从人员结构特点、航班运行情况等方面考虑,先后分5批、对48名飞行人员进行改装训练,现已完成全部md90机型人员的初始改装工作,其中转机型人员聘任a320机长15人,正在带飞21人,保证了分公司航班生产的平稳运转。稳妥开展人力资源优化,做好队伍稳定工作。分公司认真开展调研,按照“合理配第2页共18页比和适度储备”的原则制订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关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充分征求员工意见,加强沟通,化解矛盾,合理安排人员流动,共计向兄弟分(子)公司输出飞行人员20名,并先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