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主题载体形式流程第1页共7页活动对象目标主题形式流程效果载体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运筹于策划之中——谈教研活动策划的内容与方法[摘要]活动策划的周密与否直接决定着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卷入度与受益度。通过对以往教研活动组织形式的诊断与改进,对教研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载体与教师学习形式的选择、活动流程的安排作出分析,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关键词]教研活动策划内容方法[作者简介]王羽左/嘉兴教育学院教育科研员(浙江嘉兴31400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说的就是事先准备。没有周密的事先准备,做事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纰漏,而这些纰漏往往在事情进展的当下是难以弥补的,事后弥补又往往时过而境迁,无法产生相应的效果。由是,事情的顺利进展与预期效果的顺利产生,很大程度上都依靠事先准备——策划。教研活动也不例外。策划决定着活动的成败。那么策划是否有章可循呢?也就是说我们在策划一项活动的时候,策划什么,怎样策划,才能比较出色地完成策划任务保彰活动效果呢?一.策划什么——从教研活动的关涉点看活动策划的内容要回答“策划什么”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活动的几个关涉点谈起:在这几个关涉点中,活动的对象与目标常常是先于活动本身而存在的,它们是活动产生的前提。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为了这一些人有那方面的提高”而考虑举办一次活动。所以说活动的对象与目标是活动策划的已知条件。而活动的效果则是目标的另一种体现方式——目标是活动尚未开展时对活动效果的预设,效果是目标在活动开展时的事实体现。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策划就是已知活动的对象与目标,求证达成目标的主题、载体、形式与流程的过程。由此,也可以这么说:活动策划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活动的对象与目标设计活动的主题、载体、形式与流程。活动目标活动对象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二.怎样策划——从对通常做法的诊断与改进中看活动策划的方法(一)怎样确定活动的主题1.通常的做法通常,活动的组织者会根据工作计划与活动对象的需求来确定活动的主题。一般来说,工作计划来自于相关文件(或例行工作),活动对象的需求靠组织者依据现状推测而得。如工作计划中安排了“新课程备课活动”,小学语文教研员赵老师正在思考今年“新课程备课活动”的主题,她先排除了前三年在这项活动中已经用过的主题——解读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落实、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接着想:那么今年弄个什么主题呢?她翻了翻省教研室的工作计划,看到今年省教研室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制定学科教学规范”,于是她初步决定今年备课活动的主题为“学科教学规范的预设与生成”。她打电话给几位学科骨干教师,对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他们的支持后,她决定将此主题上报相关领导,待领导认可后,主题就定下来了。2.诊断与改进从以上的描述中不难看出,通常的做法更多关注的是教研活动的前后不重复(排除已经做过的主题)与上级机构(或相关部门)的意图。这里面包含着一些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因为上级机构制定工作计划时已然对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做了考虑),所以不能不说这也是确定活动主题的一种思路。但这种思路较为明显的缺点是对活动对象现实需求的关注度不够,且主题的形成与主题的落实是分离的,主题确定后须重新寻找落实主题的支架。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博士认为:教研活动主题的确立一般要经过三个环节——公开、集中、筛选。“公开”是指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将教师内心的需要公开出来,换言之,就是将教师内隐的想法、观点等等显性出来;“集中”是指将教师内心的需求集中,放在一个矩阵(见右图)之中进行梳理,在不同的象限中评析并聚焦;“筛选”是指为每一个矩阵中的每个项试着打分之后,在平衡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的基础上,确定研修的主题。[1]我们不妨试着用这个矩阵来筛选“新课程备课活动”的主题:假如了解到目前状态下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