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方案目录,nsZ!Vsry&j:ztp(q.?:yO第一章总则2第二章薪酬体系3CS$`!z1xU!rp第三章薪酬结构4z7P!^KgS第四章年薪制7第五章提成工资制10第六章结构工资制12第七章计时/计件工资制14第八章固定工资制16第九章工资定级与调整17第十章工资特区19第十一章其他20第十二章附则22K:S%S%F8W1q:]附件一:总部岗位工资等级表23附件二:印制板事业部岗位工资等级表24K.Nn:ZIkB(r&@'|{e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适用范围^:Q{FoF本方案适用于A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体员工。第二条目的3~p(FF~Up@使员工能够与公司一同分享公司发展所带来的收益,把短期收益、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有效结合起来。第三条原则薪酬作为分配价值形式之一,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YFGyfn'T第四条依据&hE\RT薪酬分配的依据是:贡献、能力和责任。X7NC{g}"G5yo第五条总体水平iJ{+D2e%u2TWO公司根据当期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状况决定薪酬水平。y*d2pNPV%yp4[&i*eA第二章薪酬体系)b}1F3w-w_第六条公司薪酬体系包括五种不同类型:(一)与年度经营业绩相关的年薪制;(二)与销售业绩相关的提成工资制;ln(m!Z^ay(三)与日常管理、科研开发、服务支持、生产操作等工作相关的结构工资制;(四)与完成工作量直接相关的计时/计件工资制;5\;kv2Ed2tG:^m(五)与岗位相关的固定工资制。第七条对于高层管理人员采用年薪制。其特征是对年度经营业绩进行评估并发放相应的薪酬。*HT(c1{-qK|第八条对于承担产品销售/营销任务的员工实行销售提成工资制。oVk@c#K7zw第九条对于中基层管理人员、职能人员、科研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后勤管理人员以及工作难以量化的生产操作工人采用结构工资。VIELN6I/~)IYvR第十条对于工作结果能够量化且工作量波动幅度大的生产操作工人采用计时/计件工资制。EEZsC7J;EY第十一条对于工作量均衡的生产操作工人、后勤服务工人采用固定工资制。其特征是每月支付固定工资。第十二条特聘人员的薪酬参见工资特区的有关规定。第十三条离退休人员的薪酬另行规定。"u-ez7fNZ第三章薪酬结构7D9Bq3L]-efO第十四条公司员工收入总体上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并根据不同人员有不同的组合。(一)岗位工资,根据岗位评价的结果确定各岗位的初始等级,依据不同岗位的业务特点,参考员工技能因素确定各自的岗位工资等级,体现了岗位的内在价值和员工技能因素。(二)绩效工资,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j;I9]Yu{a(三)奖金,超出年度经营目标而给予的奖励。ku2N'lmXEm(四)附加工资,包括工龄工资、医疗补贴、一孩化补贴、餐费等补助,劳保津贴,以及个人所得税、保险、宿舍租金等扣除项目。第十五条岗位工资|%Qcu4ke!O8R(一)岗位工资是整个工资体系的基础,从岗位价值和员工的技能因素方面体现了员工的贡献。员工的岗位工资主要取决于当前的岗位性质。在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基础上,以评估的结果作为确定岗位工资等级的依据,采取一岗多薪,按技能分档的方式确定各员工的岗位工资等级。(二)岗位工资的用途k"L岗位工资是确定员工收入中其他部分的基础,作为以下项目的计算基数:'Q%C$zEX:\3c1.绩效工资的计算基数;2.年底奖金的计算基数;0C$B2@(MTk3.加班费的计算基数;!Ih$})`"ng]X4.事病假工资计算基数;5.外派受训人员工资计算基数;6.其他基数。(三)确定岗位工资的原则ng;dNAp1.以岗定薪,薪随岗变,实现薪酬与岗位价值挂钩;'p[,d;@jd#vLG:daT2.以岗位价值为主、技能因素为辅,岗位与技能相结合;(uJxtna/]+hD-\g3.针对不同的职系设置晋级通道,鼓励不同专业人员专精所长。DPB/jCk!Nh(四)岗位、职称与员工岗位工资的关系1.岗位评价。从责任、所需技能、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四个方面对各岗位进行综合评价,按照管理职系、技术职系、财务职系、行政事务职系、销售/营销职系、工勤职系分类排序。}M#\-VT%m2.按照岗位评价的结果将各个岗位对应到《岗位工资等级表》相应职系的员级职称各档中。3.确定各等级工资数。各等级岗位工资数目与各业务单元效益相关,具体金额各单位另行规定。4.按职称调整。根据聘任职称将员工对应到相应职称系列的相应等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