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运用发现策略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上海市闸北区中山北路小学杨珏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足见阅读的重要性。小学中年级学生正处于认识字词句到阅读篇章过渡的阶段。在学生阅读初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本课题希望通过运用兴趣发现策略,让阅读教材充满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通过运用情境发现策略,让阅读过程充满理解,以提高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意识与能力;通过运用质疑发现策略,让阅读方法“活”起来,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关键字发现策略自主阅读能力引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尽管阅读教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然而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性仍然牢牢地控制着学生的思维。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发现,学生自主展开的阅读行为几乎为零。教师在教学中长期的主控地位,使学生养成了等待阅读任务的被动阅读习惯。因此,许多教师开始抱怨学生的“不灵活”、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等。素不知,学生的诸多不良阅读表现正是缘于他们自主阅读能力的不足。一、问题的提出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足见阅读的重要性。小学中年级学生正处于认识字词句到阅读篇章过渡的阶段。在学生阅读初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观察发现,小学中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观察一:学生的阅读是否有目的,自主阅读意识是否很强?《生死相随的海鸥》是三年级上的一篇课文。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前出示阅读提示,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只是草草地将课文通读了一遍就举手表示完成初读要求。只有个别学生会继续查字典,正确分辨多音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观察表明,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理解仅限于读一遍书,或按要求找到句子读一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请个别学生通读课文,由于课文中出现了“生息繁衍”、“云集”、“排屎”等不常见的词,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离得较远,所以学生读起来不是很流畅。甚至有个别学生由于识字基础较弱,因此读起来更加困难。观察二:学生是否具有自主的信息提取能力?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课文中有一节为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是第几节?学生很快找出是第四节。教师引导学生细读第四节,思考从哪些语句看出壮观?学生通过阅读找到了相关语句。“只见成千上万只海鸥在那个队员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的头顶上飞旋、鸣叫、轮流往那个队员的身上排屎。不大一会儿,那个队员就被臭气熏天的海鸥屎涂成了白色,可海鸥还在铺天盖地地从四面八方向他云集。”无数的海鸥为了救出那只被考察队员捉到的小海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既是十分壮观的一幕,更是十分感人的一幕。然而有的学生在读到这两句话时觉得很恶心,有的学生觉得很好玩,干脆笑了出来。这时,教师赶紧引导学生读下面的内容,可是悲剧在那一刻发生了……当学生再回过头来看这一壮观的景象时,再也没人关心鸟屎,再也没人关注那个白色的队员,大家有的只是对海鸥的担忧和尊敬。从上述的阅读过程来看,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根据语言文字感悟文本的主题。只可惜这一切的阅读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进行的。学生并不具备自主阅读的意识与能力。观察三:学生是否具备对信息的归纳和推理能力?这是一堂三年级上的公开课,教师用图片演示、找相关语句读一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近“悉尼歌剧院”,感受歌剧院的外形独特、美丽。在学习悉尼歌剧院的内部结构科学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歌剧院内除了有专供演员化妆、休息的房间外,还有哪些专用室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游泳池。”有的说:“阅览室。”还有的干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