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情况的调研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3月下旬以来,我委在程金国副主任带领下,对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在组织40多个单位负责人听取修编情况说明的基础上,我们又分别召开了4个座谈会,共收到意见和建议近200条。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一、基本情况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市规划局和规划编制单位的共同努力,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着力推动城市规划目标向统筹兼顾、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总体比较成功。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明确。规划修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呼应沿江开发,较好地把握了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较高起点上勾画了仪征城市发展蓝图。2、内容全面。纲要对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吸收了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优点,对城市定位、产业布局、交通体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专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内容比较全面。3、重点突出。纲要在做到内容客观翔实的同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有重点地提出了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结构等重大原则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科学地阐述。4、措施得力。纲要中的大部分章节,都对规划内容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中肯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同时又切合实际地提出改进的原则和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意见和建议本轮规划纲要修编基本达到了《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但仍有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必要:1、进一步做好规划的对接工作。一是与上位规划及其他规划对接。我市处于南京都市圈范围内,是扬州都市圈“一体两翼”中的西翼。因此,新一轮规划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第1页共5页突出我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主动做好与《XX省城镇体系规划》、《XX省沿江城市带规划》、《南京都市圈规划》、《XX市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的有机衔接,认真考虑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南京四桥、六合机场、扬州苏中机场(已开始选址)、扬州文昌路西延、宁通公路改线、过江通道建设等对我市城市空间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千方百计谋求借力发展。另外,近几年我市编制的数个相关规划,如《仪征火车站站前分区规划》、《仪征经济开发区XX县区总体规划》、《仪征汽车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扬州化学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等,由于缺乏上位规划指导,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用地布局和道路系统缺乏衔接,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共享性较差,本轮规划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这些规划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二是与有关部门对接。对供电、电信、环卫、燃气、人防、旅游、消防、绿化等规划目标的确定,规划编制单位要进一步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使规划目标更趋准确合理,更具可操作性。总纲中部分区域的规划与现实存在较大出入,规划实施比较困难。如规划中沿胥浦河而设置的生产防护绿地位置,是1995年至20**年仪化拆迁让地安排的安置区,约有450户居民,拆迁难度较大。另外,有些数据的使用不够准确,建议作进一步核实。2、进一步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是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不可短缺性,决定了利用土地必须要树立长远的战略思想。一要适度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为了引导城市合理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城市发展用地上的盲目性,国家制定了城市建设用地控制性标准,我省也确定了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100平方米的标准。规划中预测的20**年XX县区域常住人口为65万,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为106.0平方米,从规划审批的角度看,存在一定难度。方案中将化工园区作为相对或部分独立于城市的工XX县区,不参加城市用地平衡,为化工产业和城市其他部分的发展争取了合理的空间。但此方案要想得到政策和技术层面的双重支撑,有一定难度,须引起编制单位的重视。二要重视基第2页共5页本农田保护。我市乡镇基本农田保护率已达到90%,近期内也不可能核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因此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