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营销关键词之四舍得---大舍才能大得贾艳龙整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著名市场策划专家,孟子。汉语中的造词绝对是一门艺术,往往两个字之间,已经蕴含了太多太多的智慧。而这种词语之间蕴含的真理,也自然而然的体现在了营销之中。比如胆识,胆在先,而识在后。有胆量去抓住市场机会,往往比瞻前顾后好的多。比如虚实,虚在先,而实在后。虚是什么?虚可以被看作是认知,而实自然是事实,市场营销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此出炉:认知大于事实。而这一章中我们要提到的,即是“舍得”。舍得一词,最早出自佛经《了凡四训》。传入中国后迅速本土化,与佛教和道教发生了亲密的关系,成为了深入人心的一个概念,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庸、低调的儒家国度,这样的不争不抢、谦和有礼的诉求显得愈发有生命力。而有趣的是,事实上舍得这词并不像表面显示的那么畏缩、退让和逃避。舍得舍得,舍在先,而得在后,有舍才有得,小舍有小得,大舍才能大得,而不舍,则往往不得。没错,市场竞争中往往大家锱铢必较,为寸土之地争得头破血流,但假如在关键时刻,不放下人性本罪中的贪婪之心去主动舍弃些什么,你随后可能失去的更多。而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中,这两字其实更多时候并不似壮士断腕般悲壮,表现出的反而恰恰是一种智慧、一种哲学、一种境界。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大舍才能大得——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我们认为其品牌目标不应该是做行业第一大,而是要去打造和形成不可复制或者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而一个优秀的、被消费者心智所认可的品牌认知,在某种程度上不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吗?因此,有所牺牲、长期坚持其实都是值得的。舍的是什么,舍的是自己!得的是什么,得的是人心!一只老鹰追一只兔子至佛祖面前,兔子求佛祖保护它,佛祖应允,老鹰吃不到兔子,就对佛祖道:“我以兔子为食,如今你保护了兔子,我吃不到兔子,我就要饿死,为救兔子却让我饿死,很不公平!”佛祖认为老鹰说得有理,就割自己的股(肉)去喂鹰,瞬间天花乱坠,仙灵齐迎,佛祖因有大慈悲之心而得道——这就是佛祖舍生取义的故事,菩萨舍弃了肉身,赢得的所有人对菩萨的尊敬,换句话说,菩萨用肉身,赢得了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和尊崇。当我们面对消费者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和佛祖一样慈悲的心,舍弃一些眼前的利益,以得到消费者对你的信任——我们要学会舍弃对产品过多的赞美,以得到消费者对你真实内在的认可;我们要学会舍弃对眼前利益的追逐,以得到消费者对你长久的信任;我们要学会舍弃天花乱坠的包装,以得到消费者实实在在的点头称颂。。。。。从产品层面来说,老板们,要舍弃自己的时间,作出更好的产品,以得到买家的认可;从品牌层面来说,经营者,更要舍弃自己的时间,甚至家人的时间,成就更好的品牌和口碑,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企业层面来说,企业家,更更要舍弃自己的时间,家人的时间,甚至更多员工,更多家庭的时间,成就更美好的一个远景,以得到世界的认可。。。。。就像《功夫》里的那句话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期望得到更多,首先就要舍得更多。我想得到你的心!这是最常见的肉麻对白之一。请你想象一下这个场景,男人终于功成名就,带着一身的金钱,来到佳人面前,硕大的钻石,晃得你眼神走失;一环以内的房产证上,登记的是你的名字;玛萨拉蒂的引擎声盖过了所有追求者的歌声。。。。。。“你到底想要什么?”女生娇羞的问“你的心!”男人深沉。就此打住,恕我直言,你能得到的究竟是她的心,还是她一时的意乱情迷的“身”。如果你不是牛粪,你是一定得不到玫瑰的心的——即便你每天换着花样的取悦女人,但如果你不懂她的心,不能洞察她的心,即便整个世界的财富资源,也绝对换不来女人的一颗心。就像《无极》里的将军,永远得不到她的一颗泪。所以,鲜花永远插在牛粪上,因为牛粪懂得鲜花的心。所以,要得到她的心,首先要舍掉你自己的“心”,就像女人们经常说的:重要的不是他有多好,而是他对你有多好!消费者就好像你的情人,要得到她的心,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