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注射用重组尿酸氧化酶介绍一、项目概述名称:注射用重组尿酸氧化酶(InjectableRecombinantUrateOxidase)类别:治疗用生物制品七类新药来源:自主创新适应症: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和预防(预防和治疗淋巴瘤和白血病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痛风性高尿酸血症)制剂形式:注射用冻干粉针剂(1.5mg/支)使用剂量:0.2mg/kg,静脉滴注临床批件:2008L03247二、立项依据1、高尿酸血症的介绍1.1概念: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含量大于超过420μmol/L(7.0mg/dL),高尿酸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或高胆固醇血症等几乎所有的成人病都有密切的关系。也可能导致肾障碍、动脉硬化、脑中风、心脏病等严重的疾病,因此是非常重大的代谢异常症状。1.2因素:目前医学和高尿酸血症有关的疾病有先天性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先天性主要是遗传缺乏各种酶,以及多囊肾,唐氏综合症等;而后天获得性的情况比较多,如饮食(饮酒、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肿瘤化疗以后引起的核酸代谢崩解、痛风、代谢紊乱综合症(糖尿病、高甘油三脂)、牛皮癣、骨髓与淋巴组织增值紊乱、器官移植、肿瘤、药物性的、慢性肾衰、铅中毒、肉瘤、手术后的脱水、妊娠血毒症等。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2、现行高尿酸血症治疗方案及其存在的问题2.1、肿瘤化疗后核酸代谢崩解目前控制肿瘤高尿酸血症的办法有饮食控制、水合、碱化酸毒症、血透、别嘌呤醇和尿酸氧化酶利尿等手段。但是别嘌呤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阻滞了黄嘌呤和次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干扰6-巯基嘌呤的代谢,增加了肾脏排泄尿酸前体(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的负荷,影响肿瘤的治疗。与次黄嘌呤不同,黄嘌呤在尿中比尿酸难溶。有时别嘌呤醇治疗的病人也可出现黄嘌呤肾病和结石。此外,对于病人体内存留的尿酸的排泄,使用别嘌醇治疗无效。对于急性高尿酸血症病人,别嘌呤醇因为起效时间长而使病人不能及时得到治疗。2.2、痛风目前痛风治疗主要使用痛风炎症干扰药物和降尿酸化学药,代表性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尿酸促排药、抑制尿酸生成药。秋水仙碱具有缓解痛风炎症的特异性,通常是小剂量多次口服用药,但该药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其它抗炎药也都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但副作用都很大。丙磺舒、苯磺唑酮、痛风利仙是常用的促尿酸排泄药物,别嘌呤醇抑制尿酸的形成,这些药都需要服用较长时间来维持治疗效果,它们的副作用发生率相同,而以别嘌呤醇最严重,常发生别嘌呤过敏综合症,这些患者死亡率达27.5%。3、尿酸氧化酶的研究和应用的情况3.1、国外应用情况早在1974年(CurrentRheumatologyReports2001,3:29~35)使用微生物提取的尿酸氧化酶治疗痛风,但是,由于当时使用的酶是从微生物Asperigellasflavus中提取的,纯度不高,难于控制,在使用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副作用,2001年、2002年先后在欧洲和美国上市了基因重组的Asperigellasflavus尿酸氧化酶在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治疗(肿瘤化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和预防),和传统的治疗药物相比,有起效快、药效明显、副作用小、药物相互反应限制少、治疗周期短等特点。在痛风方面也有使用的报道,目前已经使用在器官移植引起的痛风治疗(RevRhumEnglEd.1995May;62(5):392-4.),也有在其它因素引起的痛风第3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页中的使用(AnnalsoftheRheumaticDisease2005:64;516),评价良好。3.2、国内国内目前仅限于检测试剂盒的使用,药品的使用还没有上市,因此,这方面目前还是空白。北京双鹭开发了假丝酵母尿酸氧化酶,其氨基酸序列和国外上市的品种相比,有50%左右的氨基酸序列差异。4、本公司对该产品的设计本公司利用基因重组手段,构建了尿酸氧化酶大肠杆菌高效表达体系,目标蛋白序列和国外已上市品种相同,药效相当,在国外已批准适应症的基础上,调整了适应症的范围(高尿酸血症),使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市场会更大!三、本项目特色1、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