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教科版科学六上《抵抗弯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梁”,知道梁比柱容易弯曲。2、在实验中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了解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3、能够大胆的预测与细心的求证,在小组探究过程中,体会同伴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小组:宽度成倍数关系的纸条,厚度成倍数关系的纸条,硬币,塑料尺子。老师:ppt课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梁,指导同学做好两个实验,通过预测、实验、记录、分析数据等手段,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能加强抗弯曲能力。教学难点:梁的横放与纵放的比较认识。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今日我们来学习《抵抗弯曲》,首先观察下面的房子和桥梁,想想他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请大家想一想,假如他们在受到重压时,哪个更容易弯曲折断?3.确实,比较容易断裂的是横梁,今日我们就来讨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二)自主讨论1.你认为横梁受压后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哪些因素有关?同学猜想:材料、形状、厚度、宽度、长度、结构……同学们作出了许多的猜想,下面我们就要以纸板来作为横梁,讨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横梁的宽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二是横梁的厚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2、探究过程:实验一:老师演示:宽度不变,增加厚度,抗弯曲能力测试。1)首先我们来讨论“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你认为厚度和抗弯曲能力有怎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要来做实验。那么这个实验怎么做呢?想一下,“讨论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注意:演示时老师强调不变的因素,(除了厚度可以改变之外,其他的都不变)让同学体会控制变量探究方法。2)同学更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3)老师引导同学作出实验结论,并记录实验二:同学自主探究(根据老师的指导,同学分组完成实验):厚度不变,增加宽度,抗弯曲能力的测试。1)同学实验,老师指导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3)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三)师生共同总结1)针对实验做出合理的总结:增加宽度和厚度可以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2)增加厚度和增加宽度哪一个效果更明显呢?(四)拓展和升华1)生活应用。教室的横梁是竖着放好,还是横着放好?你能用今日所学的知识说说理由吗?你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你的设想吗?2)课外延伸除了增加厚度和宽度以外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改变质量的抗弯曲能力吗?(五)随堂演练(附习题):检测同学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五、板书设计抵抗弯曲建筑结构:横梁和柱子宽度和厚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同学实验数据记录表纸梁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纸梁的宽度(以最窄的为标准)1倍宽2倍宽3倍宽承受硬币的数目我们发觉:纸梁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纸梁的厚度(以一层纸为标准)1倍厚2倍厚3倍厚承受硬币的数目我们发觉:附送:《抵抗弯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实验,能积极分析并善于发觉引起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各因素,能根据实验经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不断改进实验。能通过采集实验数据和制作曲线图等手段展开科学探究,并能运用数据和曲线图进行分析,并能用汇报实验中的发觉和得出结论。2、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乐于探究不同厚度的纸和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乐于通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完成实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亦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到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3、科学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可以显著提高纸条的抗弯曲能力。并能理解横梁平放和立放的道理。二、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讨论;教学关键:1、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2、运用曲线图分析数据并总结结论;三:教学准备:老师用:计算机辅助课件,米尺等;同学用:垫片一盒、盒子两个、四种厚度的纸条、实验记录表、曲线图等;四、教学过程:1、游戏导学,开宗明义老师演示搭纸桥游戏,引入教学;“薄纸做的桥抗弯曲能力很差,换一张同样大小的厚一点的纸做桥面,抗弯曲能力会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