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中心精准扶贫工作计划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中心实际,现制定2018年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一、目标任务中心帮扶的文化村共有贫困户139户,348人,必须全部脱贫消号(其中精准识别贫困户134户336人)2018年还须完成87户191人的脱贫任务。其中:2018年10月底以前完成开发扶持项目56户128人;2018年10月底以前完成危房改造户78户,确保村民居住安全;做好两不愁三保障重点户4户8人的相关工作。村民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可度达98%以上。通过实施造血式扶贫和提高五保户、低保户保障标准,使全村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以上,通过实施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扶持小额信贷等系列帮扶措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村实现脱贫目标。二、主要工作(一)开展“十个一”活动。一是每季度进村入户结对帮扶一次,和村民建立感情,相互了解情况;二是每月与结对帮扶户电话联系一次,加深印象,了解群众意愿;三是每次进村至少一天,“拉家常、提信心、想办法、解难题”;四是至少为扶贫户解决问题一个,为扶贫户办实事一件;五是结合实际为每位扶贫户制定年度扶贫计划一份;六是每次下去告知贫困户基础信息一次,要让贫困户熟悉并记住本人基础信息,抽查时能对答如流;七是落实扶贫措施一户一策;八是宣传扶贫政策一本通;九是每次入户完善扶贫手册和工作手册痕迹记载一次。十是算收入一次。要让扶贫户对自己的年度收入情况说的一清二楚,抽查时对答如流。(二)扎实抓好“四大一攻”。通过召开村组会、屋场会、进村入户等形式,开展“全村大走访、政策大宣讲、矛盾大排查、问题大整改、集中攻项目”,每季度开展一次以上贫困户访谈,每月电话联系一次以上,为贫困户办实事1件以上,通第1页共3页过结对帮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落实产业发展、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生态补偿、民政兜底等“五个一批”政策措施,开展六送六进家活动,把政策、法律、科技、信息等送到农村,送到农户。确保按时完成年内户销号工作任务,并通过各级评估验收。(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坚持因地制宜、补缺补差,通过实施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劳动素质和能力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四)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自主贷款为贫困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县小额信贷实施办法,协助县扶贫办、农商行等部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完善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等措施,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五)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以烟业种植产业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来源。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各自需求采取相应扶持措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拓宽渠道。(六)开展教育扶贫,增加就业机会。在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按照“雨露计划”的要求,对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实施资金补贴,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帮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的良好氛围,增加贫困户子女的就业机会。鼓励贫困户的劳动力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门生产技术,为实现就业提供保障。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的勉强培训,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七)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加强对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两项政策的衔接,继续向贫困人口倾斜,确保贫困群众有基本住房。(八)加强民政兜低,确保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五保、低保户的保障能力。对因病返贫的农户通过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方式予以扶持。第2页共3页(九)加强扶贫项目建设。结合文化村扶贫户实际,明确责任主体,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三、保障措施(一)落实扶贫责任。扶贫工作实行党组书记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各科室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驻村笫一书记、工作队员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