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开发总体规划书关于《天然牧场综合开发项目》规划报告XX县区县委、县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中建设中国西部清真食品城和陇东南畜牧大县的目标。甘肃晟拓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开发利用白石咀牧场天然草场,建立有机牛羊养殖与良种培育生产基地,打好环保、绿色、有机畜牧这张"牌",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公司本着把”绿色消费”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实施“生态畜牧”战略,走出一条“绿色饲草+放牧养畜+畜粪肥草”的链接式发展之路。对草场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和优良牧草培育等养护方式。促进“生态畜牧”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打造有机牛羊产品生产基地,以农户和公司相互依托,共同发展,带动周边农民走向富裕进入小康,公司做出了在张家川县的投资计划。此计划本着以循环经济、低碳环保为原则,利用草场风能、太阳能、沼气再生能源等进行绿色环保养殖及生态开发。通过天然牧场人工种植,精饲喂养,二次培育草场等一系列产业开发模式,实现封闭式及半开放式循环放牧。引进及改良畜种,建设科学的畜牧设施,建立张家川绿色环保科技畜牧示范区。总体规划共分三个阶段发展分期实施第一阶段。1-5年发展期,建立以现代化科学管理,传统化大型畜牧养殖的发展思路,上规模、上水平,培育市场上具有强大竟争力的有机、绿色、环保型牛羊肉类产品和绿色养殖基地。采取“犊牛(羔羊)培育+草地放牧+圈养快速育肥”的模式发展牛羊肉产业,将休牧、轮牧、飞播种植草场二次培育放在新型畜牧开发的首位,这也是适合草地畜牧业特点的有效模式。努力建立苜蓿牧草种植、实现草业生态开发。以牧场牧草培育和紫花苜蓿种植为主,不断开发培育面积,实施苜蓿牧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逐步实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草地建设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草场基地建设,完成苜蓿草种植,实现苜蓿草种植的草场二次培育与产业化生产相结合。第1页共31页公司计划一期投资4200万元,养高产肉牛2000头,高产肉羊4000只,培育优质牧草一万亩,建立现代化饲舍、育舍8000平方米,检疫车间400平方米,料舍600平方米,青饲池6个,办公室2000平方米。第二阶段。6-10年发展期,利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优势,做大做强清真品牌。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牛羊肉有机绿色环保食品加工业和富有市场竞争力和民族特色产业。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措施的进一步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正抓紧实施,张家川县被列为XX省“牛羊肉产业大县”,这正是我们利用张家川回族特色优势,建立民族品牌意识,打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龙头企业。公司决定利用天然草原绿色、环保的特殊环境,建立清真肉食加工厂,利用少数民族清真品牌的优势将生产的环保产品出口到伊斯兰国家。公司计划二期投资5000万元,形成从绿色养殖到半成品到成品加工一系列产业链生产与发展方式。第三阶段。10-20年发展期,以张家川民族特色、地域优势为目标,建立以草原风情为主题的自然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平安牧场自然生态草原游”和以生物科技开发为主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现代化企业。随着天水——张家川高等级公路的完工,交通瓶颈便被打破,关山脚下张家川民族风情区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为张家川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历史上曾是先秦王朝的发源地、从秦非子养马到战略物资的储备,为建立秦帝国地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亦是丝绸之路的站点、是我国少数民族占比例最多的自治县,尤其须指出的是,近150年来,回族兄弟用血泪和汗水捍卫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汲取了大量汉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灿烂的穆斯林文化,多年来张家川回汉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使回汉文化相互融合,交相辉映。公司要将民族文化的开发作为草场开发的一项主要内容,配合县观光旅游开发大战略逐步建立一处自然生态狩猎场并开展自然风景骑马观光游等旅游项目。将少数民族战斗、生活、民俗特征拾遗第2页共31页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参考国内外自然生态旅游的路子,在天然草原上建设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自然观感强的原生态穆斯林生活庄园。综上所述。天然草场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得天独厚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