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就业岗位,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望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建设大县城、美化新华阳、带动快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县城镇化水平在逐步提高,县城总体框架初步形成,开发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大县城的集聚带动作用日渐显现。但是,我县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城镇规模仍然较小,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任务相当艰巨。为此,现就统筹我县城乡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总目标,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按照“规划才好发展、建城才利发展”的理念,科学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时序,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支撑点,一般镇和中心村为依托,安九线、太华线村镇群为纽带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2.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确定城镇综合定位、发展目标、人口和用地规模,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原则。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注重实际,循序渐进,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攀比。坚持节约土地,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城乡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抓好“节约型”和“集约型”土地利用,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确保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第1页共7页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加快建设的现实需求,与人民群众要求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长期目标之间关系,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坚持对外开放、引资引智原则。以开放的市场和良好的环境,多方吸引各项资金、各投资主体来县投资城乡建设,引进和利用高素质高智力人才,参与城乡规划建设,提高建设水平。二、主要发展目标任务3.城镇化发展目标。到2011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0%,建立起功能明确、组合有序、发展协调、带动有力的县域城镇体系,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明富庶、各具特色的城镇;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3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共绿化面积9㎡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燃气(沼气)普及率达到85%以上,垃圾处理逐步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12万人,生活和工业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公共设施更加齐全,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镇品位大幅度提升,县城聚集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三、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配置资源和统筹调控职能4.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编制质量。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规划才好发展。在新一轮望江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近期要完XX县区城住宅建设、环卫、供水、绿化、燃气、供电、电信、有信、有线电视等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重点抓好县城近期重点建设区域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合理确定强制性控制内容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时序和空间布局。加快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以及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中心村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适时启动乡镇工业小区、龙湖公园景区、武昌湖生态区、香茗山风景区建设规划的编制。推进安九线、太华线村镇群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支持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和修编。5.注重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统筹协调。土地利第2页共7页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上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两种规划必须相互协调和相互衔接,相互统筹协调的重点内容是区域内城镇用地的集约使用,合理规模和扩展方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我县城镇体系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