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年新农村建设总结与2024年上年民政工作总结汇编2024年上年新农村建设总结一、新村点建设情况我镇全面根据“三清三绿八改五普及一处理”村庄整治工作要求,9个村点整体推动。自然村整体提升,房屋全部粉刷一新,房屋“戴帽”已完成70%,实现了主干道、村内巷道、入户便道全硬化,改水、改厕均达到100%,全部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用上了卫生的水冲厕;自然村整体搬迁,全部按规划建房,村互通已基本完成,改水、改厕均达到100%,全部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用上了卫生的水冲厕;交通自然村整体规划图已完成,村规民约进一步完善,改水、改厕均达到100%,主干道、村内巷道、入户便道基本硬化。二、主要做法镇坚持强化政府主导,做到责任到人,任务明确;强化督查调度,实行奖补激励,激发农民建设主体。(一)强化领导,责任到人。坚持书记、镇长亲自抓,明确一名正科级干部和一名副镇长具体抓。同时,每个村点都安排了一名班子成员挂点,一名镇干部和一名村干部包村指导,实行挂点领导负责制。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村级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与干部年度考核挂钩。(二)突出重点,整体推动。突出村庄整治建设这个重点,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产业、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整体进展。在“三清八改五普及”中,做到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如改路,既要求实现户户通,又坚持标准,量力而行,不搞超前消费,过度建设。在改房工作中,要求有条件的村庄“整村穿衣”,正是因为村庄整治建设带来第1页共12页的看得见、摸得着、用的了的实惠,调动了群众建设积极性,促进了其他建设内容的平衡推动。(三)加强调度,激活主体。一是坚持“半年一巡回看变化,一月一调度”。定期组织挂点领导、镇村指导员、村支部书记、理事长到各试点村巡回看变化,认识不足,学习先进,在各新建点村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建设氛围。二是常常性督查。安排一名副科级干部专门负责督查工作,与镇新村办一道,常常、不定期到各试点村督查建设进度,并形成督查简报,激励进展慢的新建点村加快建设步伐。三是实行奖补激励。镇财政安排1万元作为奖补资金,对在全县检查评比中得分95分以上的试点村,分别给予镇挂点领导、镇村指导员、所在村支部书记各200元,理事长300元的现金奖励;得分在90分以上的,分别给予镇挂点领导、镇村指导员、所在村支部书记各100元,理事长200元的现金奖励。有效激发了各试点村的建设积极性。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部分农民出现抢建,导致房屋不符合新村整体规划,没有配合新村建设进度;2、作为新农村建设,政府是主导,村民是主体,而村民缺乏主观意识;3基层组织建设意识淡薄等等这些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之改进。在下步工作中,严格根据时间节点,高质量高标准新村建设。主要是:自然村打造仿古村落,建成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秀美乡村;休闲广场建设及环境整治,打造农民宜居的和谐乡村;交通自然村池塘改造及环境整治,建和谐秀美温馨家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整合力量,精益求精,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第2页共12页2024年上年民政工作总结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一)抓制度促法律规范,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1.XX年,为仔细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根据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关于仔细做好XX年城乡困难群众和部分优抚对象提标提补工作的通知》(民发[XX]12号)和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关于做好XX年城乡困难群众和部分优抚对象提标提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从XX年5月1日起,将我县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430元,提高7.5%,人均补差水平达到270元,比上年提高12.45%;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220元,提高10%,人均补差水平达到145.1元,比上年提高16.1%。上半年,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户,人,发放低保金万元;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户,人,发放低保金万元。2.为了解决困难群众的医疗难问题,不断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开展全方位救助,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的可及性和困难群众的受益水平。上半年共支出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万元,累计救助人次人。其中农村医疗救助累计救助人次,支出救助资金万元,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