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关的定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法,提高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促成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良好合作并和谐发展的科学和艺术。2、基本功能:组织导向、组织宣传、组织协调、树立形象的功能。3、投公众所好:伯纳斯公关思想的核心是“投公众所好”。他认为,以公众为中心、了解公众的喜好、掌握公众对组织的期待与要求的态度、确定公众的价值观念应该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工作,然后按照公众的意愿进行宣传工作,这样才能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合作,才能获得稳定与持续的发展。4、公关产生发展的条件: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5、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关系是:知名度需要以美誉度为客观基础,才能产生正面的积极效果;美誉度又需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为前提,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高知名度,高美誉度。(象限I)这是理想的组织形象。高知名度,低美誉度。(象限II)处在这种状况的组织形象极为不利。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象限III)处在这种状况的组织形象是不足取的。低知名度,高美誉度。(象限IV)处在这种状况的组织形象较为安全,具有良好的推广基础。不同象限该怎么做呢???6、公众的整体性1)它不是指某一个单一的公众对象,而是指与某一组织运行有关的整体环境。2)公众环境与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不同,它是组织运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总和。3)这些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范围很广,涉及组织内部和外部,社会方方面面,构成复杂,其中任何一种公众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公众环境的恶化,必然影响整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把组织面对的公众看成是整体的环境。4)这是一个相对松散的整体,各个要素构成之间或多或少是自由的和分散的,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关性较小或无相关性,但它们共同构成了组织必须面对的公众环境。7、公众的分类:根据公众在组织环境中的分布内部公众外部公众根据关系的重要和影响程度首要公众次要公众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稳定公众周期公众临时公众1)内部公众内部公众即组织的全体成员,他们既是组织内部公关工作的对象,又在组织的外部公关工作中充当主体。做好内部公关的意义:(1)组织需要通过自身成员的认可和支持来增强内聚力。(2)组织需要通过全员公共关系来增强外张力。2)媒介公众指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编辑、记者等。新闻媒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组织与公众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中介;另一方面又是组织需要特别争取的最重要的外部公众。媒介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在于:(1)良好的媒介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众舆论。(2)良好的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前提。做好媒介公关的要点:公关人员要熟悉新闻媒介的工作;对待新闻工作者要友好热情;向新闻媒介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对待各类传播媒介应一视同仁;对于新闻媒介报道组织的工作失误应加以改正。8、公关关系4个理论模式: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不平衡模式;双向平衡模式。9、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发送者、信息、媒介、接受者发送者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在一般情况下,又是信息的来源。公共关系传播对传播者进行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因素来考虑:传播者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传播者的社会美誉度传播者的态度诚挚度信息信息即传播的内容,涵盖了消息、动态、情况、知识、资料、数据、观点、思想、情感等交流内容。就要求组织传播的信息必须是真实、有效的,对公众是有益的,是公众所需要的。媒介媒介则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渠道。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转换为符号的信息才能发送给接收者一方。常见的传播——媒介语言、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媒介选择的基本原则——目标原则、对象原则、内容原则、经济原则接受者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在传播学上,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中,往往将之称为“受众”。其传播对象的公众的特点——整体性、共同性、多维性、可变性、关联性10、公关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