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沪教版品社三上《石库门的变迁》word评课稿今日在品社教研活动时,倾听了上海市杨浦区杭州路一小的叶军老师执教的《石库门的变迁》的录像课,觉得受益匪浅。这堂课,叶老师在教学中对同学的主动参加、活动体验方面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二期课改要求老师以同学进展为本,关注同学的生活,让同学走进生活,本着让同学“做中学”、“活动中学”、“探究中学”、“体验中学”的宗旨,叶老师选择了这样一堂课进行教学展示,非常贴近同学的生活。石库门是近代上海独特的有代表性的民居,叶老师在教学中通过介绍、剖析石库门及石库门里的生活,引导同学了解上海人传统的生活习俗、居住环境、城市进展的轨迹等,如此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同学了解近代上海的社会风貌、历史进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能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同学的主动积极的参加意识,制造了热烈民主的参加氛围,使同学有话敢说,有问敢提,真实反映他们的真实想法。通过运用媒体——石库门居民的生活照;居民对自己所居住的石库门的看法等,让同学多感官参加学习,乐于主动参加教学,同学主体在活动中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他还特别重视同学自由选择的权利,如通过“石库门的这一建筑要不要保留?”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尊重他们的独立见解,让每一位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合理,都予以认同,不随意的否定,使师生在教学中形成尊重、信任、平等、合作、民主的教学人际关系,也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同学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进展自我。整节课同学活动面较广,体现了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理念。附送:《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2024秋沪教版品社三上《让校园充满爱》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同学不分大小、强弱,应平等相待。2.在集体中能真心感受爱、学会表达爱、乐于付出爱:在同学学习、生活遇到困难和不幸时能给予同情和帮助。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在集体中能真心感受爱、能对关爱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活动一:欣赏歌曲,引出课文内容1.师:首先,让我们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播放歌曲:《感恩的心》2.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3.同学沟通。4.师小结: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很幸福的,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怀和帮助。在我们漂亮的校园里更是如此。请听一个动人的爱心故事。活动二:讲述故事,感受集体的温暖1.老师讲述故事《玲玲上学了》。2.提问:玲玲病愈后去上学,为什么又喜又忧?小朋友是怎样对待她的?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玲玲为什么要把自己心爱的图书带来送给同学看?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3.老师小结:身患白血病的玲玲是不幸的,然而她又是幸福的。因为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同时,玲玲又是很了不起的,她在得到爱后还懂得回报。付出爱,回报爱,传递爱,这就是爱的真谛。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4.出示课题:让校园充满爱活动三:互相沟通,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1.师:孩子们,玲玲是幸福的,我们何尝不是?在这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也常常能感受到别人的关怀。虽然有时事情是那么的不起眼,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但是我们感到了被爱的温暖并且牢记在心。请听一些同学的心里话。2.媒体演示:我的心里话(教材P15沟通会的内容)3.师: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也常常发生,接下来,让我们来沟通自己在校园里受到老师、同学关怀帮助的事例,并且谈谈自己的感受。4.同学沟通5.师生点评。活动四:制作感激卡,学会表达爱1.师:得到爱是幸福的,我们要对爱你的人说声谢谢。让我们做张感激卡表达我们的心意。2.同学制作感激卡。背景音乐:《感谢你》3.在音乐声中把卡送给关怀自己的同学、老师。4.师生齐唱《感谢你》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在同学学习、生活遇到困难和不幸时能给予同情和帮助。2.体验接受爱是一种欢乐,付出爱是更大的欢乐。在与别人交往中,学会表达爱,乐于付出爱。活动一:观看故事,学习榜样1.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在父母、老师的关怀照顾下健康地成长。在上节课中,我们也深深体验到了被爱的幸福。接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