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实验情境设计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天津市实验中学通用技术组房颉第1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7页高中通用技术课实验情境设计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内容摘要本文研究实验情境设计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特别是真实工作环境的高度模拟情境下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的研究。通过一学期跟踪测试,比较实验室教学对学生学习科学技术性课程的兴趣及学习成绩的影响。本文将从情境学习理论入手,讨论实验情境设计对学生的影响,并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从另一方面来看,本文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建设的理论依据。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实验情境设计,情境认知与学习1引言1.1题目陈述本论文研究实验情景设计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特别是真实工作环境的高度模拟情景下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的研究。笔者通过一学期跟踪测试比较实验室教学对学生学习科学技术性课程的兴趣及学习成绩的影响。当前,正处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时期。天津从2006年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各个学校及各级教研单位都在积极谋划关于高中新课程的各个环节的相关调整,以适应高中新课程形式下的教学要求。怎样对课程进行设计,尤其是怎样对实验操作性课程进行设计成为很重要的部分。高中新课程对学生将学习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要求变得尤为重视,其中动手操作性课程的设置大大增加,怎样使学生在实验课程中提高学习效率正是本文要讨论的基本话题。论文将从情境学习理论入手,首先讨论实验情境设计对学生的影响,然后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建设的理论依据。1.2高中课程实验室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中涉及实验教学的有学科类课程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和活动类课程中的科技活动。目前,我市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是:物理、化学的实验,各校基本上都能开设,但问题较多。这种情况在其他省市也被提出“大部分普通高中没有实验室、实验员;个别学校把仅有的一点实验仪器封存起来,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11]活动类课程中的科技活动虽也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但目前尚属校本课程,各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现阶段只有天津北师大附属中学和天津实验中学两所学校有配套实验室,其他学校仍然处于普通教室教学。第2页共37页第1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7页由上可见,实验条件亟待改善,是造成实验教学问题较多的直接原因,而教育思想的转变滞后于课程改革的进程,是上述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诞生于世纪之交的新课程计划关注了实验教学的功能,加大了实验教学的分量。我们搞课程改革的同志,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创造条件切实地执行新课程方案,才能完成好国家交给的任务。1.3理论依据[9]情境认知与学习(SituatedCognitionandLearning)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即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这一理论从对传统学校的批判立足,从对学习理论的自身研究反思出发,既满足了学校实践的需求,又顺应了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丰富,展示了其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底蕴与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以莱夫(Lave)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也从人类学的视角对情境认知与学习进行研究。莱夫从研究从业者{如裁缝、产婆、航海家等)的学习开始.关注日常认知、实践中的认知、进而推进到对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深入研究。印第安那大学的萨莎A.巴拉布和托马斯M.达菲将对这一理论研究从教育心理学向人类学领域的转变称为“从实践场到实践共同体”。在这里,实践场是指,为了达到一种学习目标而设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或环境:“实践共同体”是由莱夫和温格于1991年他们的著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提出来的,他们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中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共同体之于合法的个体实践的重要性。显然,实践场的创设是为了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能达到学习目标的背景与支撑以促进学习迁移的产生,90年代,西方学者对“实践场”的设计非常重视,并运用一些有效原则开发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