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介2003年8月25日中国环境规划院一、总论(一)编制原则1.突出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规划将紧紧把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动因进行重点规划,使工程的综合效益得以充分发挥,负面效应得到重视并提出防范措施。2.源于流域规划,高于流域规划由工程引发的跨流域流量、流态、流质变化,以及由输水主干渠及其联接的调蓄湖库形成的新的生态系统变化,都是工程活动造成的跨流域生态环境影响,需要针对跨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因此,工程生态环境规划既源于流域规划,又高于流域规划。3.统一分区、统一目标、统一规划规划把东、中、西三线工程所影响的四大流域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按调水对不同区域的生态影响特点,统一划分为调水区、输水区和受水区,统一确定生态保护目标、范围和时限,统一规划,使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与原有的流域、区域生态保护任务相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保护系统。4.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规划将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生态保护总方针,对各类生态管理区、水源保护区,规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削减调水不利影响的同时,综合发挥法制、行政和经济手段,实现对工程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改善。5.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三阶段并重第2页共13页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3页规划将分区域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期等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生态保护要求,以完整地体现生命周期评价和绿色设计理念。6.为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规划要力求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从生态系统的变化与调控措施的效果进行方案评估,制定与主体工程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工程立项到实施、运营的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规划环境背景1.地下水超采、污染及湿地退化是黄淮海流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1985年以来,黄淮海流域地面沉降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在140亿元左右,影响城市包括太原、石家庄和天津等城市;最近几十年来,海河流域平原地区的深浅层地下水位分别下降了90米和50米。受沧州深层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影响,东部咸水西侵,与1984年比较,目前咸水区面积向西扩展了686平方公里,深层淡水矿化度升高了0.768克/升。20世纪50年代海河流域有万亩以上的洼淀190多个,洼淀面积超过10000平方公里。现今,除白洋淀和部分洼淀修建成水库外,大部分的洼淀都已消失或退化。即使加上30多座大型水库和100多座中型水库,湿地面积也仅有2000多平方公里。2.黄淮海流域缺水形势严峻中国工程院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的研究结论:海河、淮河、黄河流域片现状缺水50亿~140亿立方米(平水年和枯水年),2010年达100亿~225亿立方米,2030年及以后达160亿~305亿立方米。实施节水规划后,到2010年受水区工业和城镇生活需水量在节水后仍比现状增加54亿立方米,至2030年将继续增加115亿立方米。若考虑现状地下水超采量和未处理污水利用量,以及农业灌溉存在的严重资源性缺水状况,在没有新的水源工程或仅有少量新水源工程条件下,2010年和2030年,受水区的缺水量将分别达到120亿立方米和180亿立方米左右。3.水污染问题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和发挥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50%水质断面超Ⅴ类,中线输水区与受水区的引水河道也约有半数超Ⅴ类。主要受水区几乎有河皆枯、有水皆污,污水灌溉进一步引起土壤、农作物和地下水的污染。如海河流域一、二、三级支流的近1万千米河长中,已有约4000千米河道长年干涸;北京市市区年排放废污水6.3亿吨,经北运河、北京排污河、永定新河第3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3页入海,其中38%的水量用于农业灌溉。(三)规划总体设计1.总体目标规划将主要解决以下三个层面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