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指导老师新进中师生培育小结: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去年秋季,我校有两位新任老师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面对刚刚从学校出来又到学校工作的新任老师,为了尽快让他们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熟悉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尽快从同学的角色转为老师的角色,我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和新任老师的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新任老师培育方案,开展了系列新任老师培育活动,以初现成效,很好的促进了新任老师的成长。第一,开展岗前培训,力促新任老师熟悉环境和工作方法。去年九月份,我校有针对性的新任老师进行岗前培训,主要是向新任老师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条件、办学理念、主要教育教学成果以及各项规章制度,让新任老师尽快的熟悉生活和学习环境等。还利用教研组开展活动时对新任老师进行教学培训,通过以老带新、结对互助、同伴互助等形式,帮助新任老师掌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和同学的基本要领,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尽快进入老师角色。第二,指定帮扶老师,结对互助,力促新任老师尽快成长。为了让新任老师按预定的目标尽快成长,早日成为学校教学骨干,业务骨干,学校在开学初讨论决定指派相关老师与之结对帮扶,通过互助这种方式,帮助新任老师尽快熟悉教学业务,掌握初步的教学技能,学校还制定了相关的帮扶制度和奖励制度,以督促结对帮扶的有效实施。结对帮扶,同伴互助,既促进了新任老师尽快成长,又能让新老老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第三,扎实进行新任老师培育的讨论,力促新任老师的成长科学、实效。新任老师的成长是一个常态性、常规性、综合性的课题,为使新任老师的成长常效,学校决定对新任老师的培育进行讨论,主要是成立新任老师成长指导小组,由指导小组进行讨论,指导小组在中心校相关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工作,指导小组成员主要由学校学科业务比较精、教学能力比较强、有敬业精神的老师组成。利用指导小组成员的“传、帮、带”的过程,促进新任老师的成长科学、实效,力求少走弯路,尽快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先至。“传”,就是将优良的传统、良好的作风、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就是帮助新任老师上好第一节课、写好第一次备课、上好第一次班会等工作的开第1页共4页始做起,打好基础;“带”,就是带领新任老师学习课标、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依据、弄清重难点、理解编者的意图、处理教材的策略等,指导新任老师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对班级工作如何管理,如何管理同学,如何做好班级工作,带领新任老师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明白教育教学常规的要求,力求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第四,搭建教研活动平台,力求新任老师的成长有喜悦感、成功感。我校两位新任老师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上进心,为了使他们更好、更全面的进展,学校适时搭建一些教研活动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努力为他们成长和进展制造条件,有意识的引发和培育他们的喜悦感、成功感。首先要求他们要学习,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实行自学指定的书目,写读书笔记,订阅教学刊物,网络学习优秀老师的示范课、研讨课,搜集优秀的教学案例,学写教学反思等;其次,外出学习优先,学习回来后学讲学习汇报课,谈学习心得体会,集中老师听课评课,主要以发觉新任老师的亮点为主,尽力帮助其改正其不足的地方。为更好的促使新任老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育成优秀老师或骨干老师,我们有意识的专门为新任老师搭建一些教研平台:一是要求新任老师在承担研讨课、沟通课、达标课等上充分与老师沟通,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分析教材,预设教案,精心备课,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预案,让其独立思考;二是要求新任老师积极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听课要求要先熟悉教材,有意识的听,说课要求重点说清教学流程,评课要求分析别的老师优缺点,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期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要求新任老师学讲汇报课,无论是无处学习,还是校内开展教研活动学习,我们都要求新任老师学讲汇报课,将所学的知识及时融入自己的教学,四是汲取新任老师参加中心校的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讨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