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调查研讨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出台对“三农”工作的支持性政策和指导性意见,极其重视农村的发展。文章通过此次对XX省皖南、皖中和皖北地区部分县市农村的调研发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关键词:安徽;农村;集体经济;对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在过去的几十年,农村集体经济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历程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农村基层组织中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笔者通过对XX省部分县市农村调研发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众多矛盾交织,如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空壳村”问题日益显现,导致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转难,村级债务化解难,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难,社会保障实施难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所以农村问题不容忽视,新形势下我国如何解决农村集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从以及如何探寻其发展的道路,值得我们思考。一、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对XX省的平原、丘陵、山区各地农村进行走访调查,全面了解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问题。总体而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并不乐观,虽然有个别农村(如XX市XX县区洪庄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从整个XX省甚至上升到全国范围内来讲,村集体经济很成功的地方并不是很多。从调研结果来看,在XX省很多地方村集体经济发展不理想,某些地区甚至出现大范围的空壳村(以XX市XX县区为例,全县约190个村,空壳村就有130个),从各个不同的地区及不同的视角来看,农村集体经济存在以下问题:(一)资源优势不明显第1页共4页绝大多数空壳村遇到的问题就是缺乏资源,首先是自然资源贫乏,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对于这无“山”无“水”的农村而言,发展集体经济无疑是很困难的,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其次是人力资源不足,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农民受教育不多,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也就缺乏一批有头脑、有干劲的致富带头人,另外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程度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引领农民致富存在困难。在此情况下,村集体收入就没有其他来源,大多数的乡村获得集体收入的主要途径就只能是靠政府转移支付。(二)农民对集体思想的认识不够充分大多数农民“小我”意识较强,再加上村干部对其集体思想教育不够重视,致使很多人对集体经济认识不到位,一些村民对政策评价有失偏颇,看问题片面,甚至对农村基层干部落实上级政策的做法存在敌对意识,对于那些有利于集体长远利益但使个人眼前利益稍有损失的决策不积极配合。如在皖中地区的一个村子里,村集体决定出资为村里修路,村民只需分摊剩余的一小部分的资金以解决村集体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村民就不愿意承担修路的费用,阻碍了村集体决策的实施,给整个村集体带来不利影响。这是一个常见的例子,但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如果村集体有更大的决策变动,那么对整体村民的号召会存在更大的困难。(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集体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基层组织,但我们在调研时发现,我们缺乏一个公正、廉洁、高效的基层干部队伍和一个好的监督体制。部分农村基层干部靠非正当途径当上村干部,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农村基本情况不了解,对国家的政策措施理解不到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无法真正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极大地挫败了农民的积极性。甚至在有些地方基层官员贪污、受贿,腐败现象严重,很多地方村里财务从来不向村民公开,集体财产何去何从普通村民一无所知,这些基层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很少为农民办实事,更谈不上带领农民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四)缺乏资金技术及政策支持第2页共4页在我国农村,发展经济最缺乏的就是资金和技术,村集体经济属混合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基础底子薄,只够村干部工资报酬,谈不上去发展经济。而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