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六上《食用菌》教案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学校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描述所观察的各种食用菌的形态特征,能亲身经历观察、探究等科学探究过程。2.体会与人合作的愉快,学会分享、欣赏他人的讨论成果。3.通过观察了解蘑菇的结构特点。了解食用菌的种类,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以及识别有毒蘑菇的相关知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蘑菇的结构,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教学难点:蘑菇的生长环境和结构。【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有关食用菌的资料、视频等同学准备:收集平菇、香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等食用菌,了解其生活环境。放大镜、镊子、水盆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老师出示平菇实物)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蘑菇同学们都很熟悉,不但见过而且吃过。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真菌,其实蘑菇也是真菌的一种。谁能举个例子说一说生活中我们常吃的真菌还有哪些?同学沟通(香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等)小结:生活中,人们把这些可以食用的真菌叫做食用菌。2.板书课题:食用菌3.提出问题:关于食用菌你有哪些疑问呢?4.同学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同学整理问题,确定本节课的讨论问题。预设1:我想知道食用菌的结构;预设2:我想知道食用菌是怎么生长繁殖的?;预设3:我想知道食用菌有多少种?(同学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老师小结:看得出同学们都非常想了解食用菌,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食用菌吧!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老师再次出示实物)蘑菇就是一种最常见的食用菌,我们怎么样来认识它呢?预设1.我们可以查阅资料;预设2.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同学们课前可能查阅了资料,了解了蘑菇的结构,但是百闻不如一见,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探究蘑菇的结构。如何观察呢?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观察方案。(同学讨论,老师参加同学的讨论,引导同学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先观察蘑菇的外部结构特点,然后观察各部分的特点和内部结构特点。)2.汇报观察方案,老师小结。我的发觉蘑菇外形特点内部构造(这个小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同学讨论活动及结果的评价,帮助同学理清观察顺序,完善观察方案及观察记录单,保证同学观察活动的顺利进行。)3.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沟通,并填写观察记录单,老师参加指导。(本环节中,老师应该进一步强调同学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蘑菇。观察过程中,老师应提示同学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例如镊子、小刀、放大镜等,观察完后,老师必须提醒同学及时洗手。此环节老师应该留给同学足够的观察时间,自己也要参加其中,以掌握同学活动的进度。)三、汇报沟通,评价质疑1.汇报沟通观察成果2.老师小结出示蘑菇结构图,师生共同记忆各部分的结构名称。3.同学质疑:为什么会有地下菌丝这一部分?(由于同学所带的蘑菇大多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地下菌丝这一部分可能没有,老师要作出解释,并讲解这一部分的作用。)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1.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什么样的生活是腐生生活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蘑菇的生活环境和生长方式。(1)全班沟通关于蘑菇的生活环境的资料。(2)师小结: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不能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腐生是生物体获得营养的一种方式。蘑菇、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都是典型的腐生生物,它们大都生活在枯死的树枝、树根上或富含有机物的地方。蘑菇所需要的环境也与别的东西截然不同,无需阳光,幽暗、阴森、潮湿是最好的伙伴。(3)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蘑菇的怪异的生长方式。(内容为在蘑菇基地或种植蘑菇的大棚里拍摄到的从孢子生出菌丝直至长成蘑菇的整个过程)假如没有视频资料,可以用文字资料进行展示。如:蘑菇的生长方式也很怪异。蘑菇本身不会开花、结籽,它是靠产生孢子来进行繁殖的,孢子落在土壤里,就会产生菌丝,菌丝汲取土壤或朽木里的养分而产生子实体,这些子实体最初微小,气候干燥时,它们处于休眠状态,不容易被人们发觉,一旦天下起了雨,子实体吸饱了水分,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伸展开来,因此,下过雨之后,地里的蘑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