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清洁推进工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素质为根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传统,着力开展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大力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改善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目标任务通过一年的努力,实现农村清洁工程覆盖各村所有村民组,农村垃圾收集率达到100%,垃圾处理率达到95%以上。通过启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各村环境卫生得到全面彻底整治,农村环境面貌明显好转,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三、工作内容(一)组建农村清洁队伍。以行政村为单位,原则上按800-1000人口左右配一名保洁员的标准配置农村保洁员,具体人数由各村视情况确定。农村保洁员一般由本村的群众担任,可优先考虑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的退职村干部、困难党员或低保户,由村支两委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选择产生,并由所属行政村与之签订报酬合同。负责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拖运;同时各村都要组建以农村党员、组长、退体老干部、卫生监督员为主要成员的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理事会。(二)加大环卫设施建设维护。创建村每户配备好垃圾分类收集桶(筐)、垃圾沤制池、户用垃圾焚烧炉。对已损坏的池(炉)要及时进行拆除或维修;所有户用焚烧炉要调整布局,切忌一味搞路边花,按方便投放和便于清运的原则合理摆布。(三)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1、对村容村貌开展集中整治。公路沿线、沟渠等公共场所做到环境清洁,无暴露垃圾、无违章建筑、无乱堆乱放、无乱第1页共3页涂乱贴。2、动员农户搞好室内外卫生。农户做到室内卫生清洁,庭院场地平整、清洁,房前屋后、巷道无暴露垃圾,杂物堆放整齐。实行家禽、家畜圈养,禽、畜粪便管理到位,无随地排放现象,确保农户垃圾不出户,村内垃圾不出村。(四)建立健全农村清洁制度1、全面推行门前三包制度。摊点、店面、村庄农户对户内户外卫生实行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并实行垃圾袋装和定时定点倒放。2、推行全天候保洁制度。保洁员负责责任区段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及全天候保洁工作。3、建立党员干部卫生责任区制度。将村划分为若干个卫生责任区,把任务分解落实到组长和组内党员。党员、组长对责任区内农户门前屋后的卫生定期督促检查,确保整洁。村清洁领导小组负责对党员、组长责任区内的卫生情况不定期抽查。4、落实农户分类减量措施制度。由农户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处理,引导农户对瓦砾砖块、煤灰土渣等无污染垃圾就地填埋,对菜叶、果皮等有机垃圾就地发酵堆肥,对可回收垃圾通过废品回收机制有偿回收。加强指导和监督,真正做到能填埋的填埋,能回收的回收,能焚烧的焚烧,能沤制的沤制。(五)扎实开展清洁评比活动。驻村干部要每月下村组织开展好清洁日卫生清扫整治活动。各村(社区)要按政府统一制作的红、黄、绿三种评比标志(分别是最清洁、清洁、欠清洁)开展好每季度的卫生评比活动,将评比结果悬挂到农户。四、保障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驻村干部负责组织所驻的村召开党员组长会议,以组为单位召开户主会,层层落实农村清洁工程,并督促各创建村将村清洁工程公开信、农户三包责任状、村卫生文明公约等宣传资料张贴到户。通过进村入户宣讲、规劝、刷写张贴标语等方式,宣传农村清洁工程意义、垃圾处理的方法,组织开展一月一次的室内外大扫除(每月的十五日)和检查评比活动(每月的二十日),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乱堆乱放、杂草丛生现象,营造以洁为荣,以脏为耻,户与户比,人人争先第2页共3页的良好保洁氛围。2、强化工作责任。根据上级会议要求,重新调整修山镇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郭龙辉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张云飞同志任常务副组长,杨代东、蔡凤文、陈愈、胡艳桃、符建安、江科、贺志华、莫立明、谢竞飞同志任副组长,吴学辉、薛伟、周利、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