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活塞市场形势分析及2006年预测一、2005年活塞市场总体情况分析主机市场活塞市场的发展和车用发动机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快讯的数据,截至2005年10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在内的车用发动机企业发动机产销量分别为381.63万台和382.53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58%和3.34%。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本期10月单月产销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达9.11%和16.90%有着直接的关系。接续9月平稳上升的走势,10月的数据并没有像以往的长假月那样让人失望。前10个月发动机累计产量排在前12位的企业是:东风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哈尔滨东安汽车、上海通用、柳州五菱、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广西玉柴、上海大众、昆明云内、一汽集团和天津一汽夏利,这12家企业的产量占统计的46家企业总产量的71.48%,比起截止9月累计的71.89%,生产集中度有所下降。这从前12名企业之外的企业,像奇瑞与浙江吉奥这样的新军加入,以及产量较大企业中神龙汽车、江西江铃、跃进集团、长安福特和山东莱动等企业的快速增长就可以理解。与9月份时相比,上海通用前进一位,北京现代前进二位,即使每月都有类似这样的变化,但各企业生产的总体趋势已大致定型,后两个月的生产不会给这种阵型带来突变。11月、12月两个月各车用发动机企业为冲刺和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预计每月车用发动机企业发动机产销量分别为40--42万台和42--44万台左右,全年发动机产销量将分别达到465万台和470万台左右。与2004年生产销发动机428万台,同比分别增长8.6%和9.8%,相对于产销均超过500万辆的整车市场,这一增长速度与平稳增长的整体汽车市场相似。预计2005年供发动机活塞主机市场的活塞产销量在2000—2200万只左右,同比均略有增长。按燃料类型划分,柴油机前10个月完成生产104.52万台,同比下降4.88%。在排名前7位的企业是东风集团、广西玉柴、昆明云内、一汽集团、江西江铃、扬柴和中国重汽集团,这7家企业的产量占同期统计的23家柴油机企业生产量的86.01%,生产集中度略有下降。11月、12月各车用柴油机发动机企业预计每月产销量分别为11--12万台左右,因此,2005年车用柴油机发动机产销量在128—130万台左右。与2004年汽车用柴油机的产销量130--131万台相比,略有下降,预计2005年车用柴油发动机活塞产销量625—750万只左右,受其影响,柴油发动机活塞产销量亦有小幅下降。汽油机方面,1—10月累计生产276.97万台,同比增长4.21%。在汽油机企业中,长安汽车集团、哈尔滨东安汽车、上海通用、柳州五菱、东风集团、北京现代、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天津一汽夏利等企业的产量排名靠前,这9家企业的生产量占当期统计的31家汽油机企业生产量的72.25%,生产集中度继续下降。天津一汽夏利、北京现代、神龙汽车与两个大众(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涨跌已形成鲜明的对照。尽管上海大众采取了“飓风行动”等市场举措,但这家德系企业的衰落并没有完结。11月、12月各车用汽油发动机企业预计每月产销量分别为27--28万台左右,因此,2005年车用汽油机发动机产销量将达到330—340万台左右,与2004年汽车用汽油机的产销量297万台和298万台,分别增长11.1%和14%左右。预计2005年车用汽油机发动机活塞产销量1375—1450万只左右。维修市场按照主机市场1:1的比率计算,2005年活塞企业供维修市场及少量外贸的活塞产销量在2000--2100万只左右,其中柴油机活塞维修市场的产销量在625--750万只左右,汽油机活塞产销量在1400--1500万只左右。二、2005年活塞市场的特点竞争进一步加剧。去年以来,各活塞企业均面临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而产品因各主机厂转嫁的降价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得不降价等双重压力下,其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在汽车行业中提前进入“微利时代”。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国内活塞企业可以说是“三面受敌”:一方面在各大发动机主机厂争夺市场份额的“战争”日趋白热化,有时为了争一个主机厂的产品,就有上十家活塞企业“排着队”虎视眈眈的盯着,一旦前面的企业“犯错误”,“排队者”立即蜂涌而至;另一方面,为了争夺或巩固已有的市场“蛋糕”,各活塞企业不惜血本,降低价格,恶性竞争越演越剧。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