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调研报告——以xx村为例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年纷纷涌入城市务工,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加剧,形成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留守农村的特殊群体。而农村治安管理是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治安稳定与否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建设与发展。当前,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面临转型期,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已变得日趋复杂,为了全面掌握当前我镇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寻求解决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就当前我镇农村社会稳定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调研,镇政法委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学校教师等部门人员到xx村走访群众并与务工返乡人员、留守儿童监护人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得到的认识,虽显粗浅,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一、农村社会治安防范现状xx村行政村撤并建后,共辖16个村民组12个自然村寨,共3092人口。自20XX年5月派出所撤并建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持续加大对农村治安防范的投入,组建了35个老行政村每村一名村警的农村治安队伍(原xx村和xx村分别聘请某某某、某某某作为两个老行政村的村警,分别负责xx和xx片区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配备橡胶警棍、强光手电筒等必备器材。村警每月定期开展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对于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整改,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从20XX年开始加大农村天网工程建设力度,在镇域边界主要通道安装了多个摄像头(xx村作为我镇通往省城出口通道,已经安装),有力的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公安机关的案件侦破起到了辅助作用。社会治安案件大幅下降,社会治安得到较大程度好转。当前,也还存在农村自治组织群防群治功能弱化,防控工作形式重于内容,防控缺乏精准化,技防设施未普及,跟不上社会发展形势等诸多问题。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页共5页1、传统群众联防联治功能未发挥实际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过去只讲义务不计报酬的群防群治模式受到严重挑战,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原有的治保会、治安巡逻队等防范力量形同虚设,不能发挥维护农村治安稳定的作用。同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也是导致群防群治工作较难开展的重要原因。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人防有时成了纸上谈兵,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真正发挥作用的治安防范体系。目前,xx村3千人口中每年约有1千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这些人受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自我防范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不法侵害。2、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突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多由祖父辈照顾,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日常家庭生活中实际履行监护责任的祖父母受年龄、身体、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或是不会管或是管不了,致使家庭教育缺位,失位。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成绩下降,违纪频发,中途辍学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部分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弱,沉溺网络并染上一些不良习气,三五成群地纠结在一起,很容易想“歪点子”、打架斗殴、偷窃,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给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3、基层警力严重不足,致使治安防控处于被动局面。镇党委、政府和公安派出所20XX年撤并建后,很长时间内摆省警务室只有一名正式民警,13个村警成为了整个片区社会治安管控的中坚力量,但村警因待遇低(20XX年以前是每月1500元)还要兼顾农业生产等,警力不足一直是困扰治安防范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农村警力量明显不足,在治安防范上存在死角死面,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在xx村,村联防联治未能发挥实质作用的情况下,2名村警作为专门从事治安防控的人员,不仅要收集社情民意、调处矛盾纠纷,还要抓好本村重点信访人员稳控(该村信访重点人员多,占到全镇五分之一)等工作,工作量大,力不从心。第2页共5页4、群体访和群体性事件频发。当前农村群体性矛盾多因林地、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权属之争引起。各种问题引发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增加,严重危害了农村社区社会稳定,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财物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