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课程名称: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实务课程代码:01726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是华中师范大学新农学院“城乡社区建设与管理”专业高自考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此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用性和时代性,并致力于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农民、新农工和新农干。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考试目标是为了考察考生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农村社会人力资源开发和应用职业生涯规划实务、流程和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是华中师范大学新农学院“城乡社区建设与管理”专业高自考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联系紧密,与其他课程共同形成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是本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目。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与特征、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性质等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对于我国城乡人力资源概括、结构调整等现实问题有所了解和掌握。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中国城乡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特点与趋势1、识记:我国城乡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的特点2、理解:我国人力资源城乡间结构调整的趋势3、应用:我国人力资源城乡间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二)次重点:我国城乡人力资源的概括1、识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历程与现状2、理解:新农村建设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3、应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三)一般: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与特征、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性质1、识记: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2、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3、应用: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职业生涯规划的性质第2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民工荒”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与转移等相关知识有所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要对我国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基本情况有所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意识到如何在“民工荒”的背景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民工荒”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识记: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矛盾的前提条件、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矛盾的直接手段2、理解: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的相关有利政策环境3、应用: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矛盾的根本途径(二)次重点: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分析1、识记:农民工的历史与现状、农民工的主要特点2、理解:农民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3、应用: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三)一般: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与转移概述1、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愿意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及其产生原因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第3章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人力资本、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等若干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重大意义,掌握从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工作应把握的要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组织实施与管理1、识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经费来源与实施方式2、理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组织实施过程3、应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二)次重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基本要领1、识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方向结构、内容结构2、理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基本原则3、应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基本形式(三)一般:人力资本及其提升途径1、识记: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2、理解: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3、应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特点第4章农民工就业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学生应了解农民工就业的基本情况与特点,熟悉农民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