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第五章早期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本章要了解社会性参照在婴儿情绪、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婴儿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及其对他们发展的影响,第一节婴儿情绪的发展一般而言,对婴幼儿情绪发展的讨论,主要从婴幼儿情绪的表达、情绪的体验、情绪的理解、以及情绪的自我调控几个方面来阐述。一、情绪的功能与发生婴儿的情绪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情绪有适应功能、驱动功能、行为组织功能和交流功能。婴幼儿一些基本情绪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到一个月内):新生儿具有的一系列基本情绪是感兴趣、痛苦、厌恶和快乐的面部表情和体验。生理的满足和温柔的抚摸让他们感到快乐,光和声音的刺激,会让他们感兴趣。第二阶段(出生1-7个月):其他的基本情绪如愤怒、悲伤、欢乐、惊讶和害怕等在2-7个月期间陆续显现。第三阶段(出生6个月以后):出现的情绪是惊奇、害羞和嫉妒。二、婴儿的情绪表达“哭”和“笑”是婴儿表达情绪最直接的手段,是实现情绪交流功能最重要的手段。对婴儿情绪表达的研究,主要通过“哭”和“笑”来进行。(一)婴儿的笑婴儿的微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的“笑”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自发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这种微笑可能由某种舒适的内部状态导致,还称不上是真正的“社会性”微笑。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又称外源性微笑。这种微笑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如运动的物体或人的脸。人的声音和人的面孔特别容易引出他们的微笑。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对熟悉的照顾者,他们展开最开心的微笑,而对陌生人则表情严肃、警惕而不是快乐。(二)婴儿的哭哭泣是婴儿表达情绪的另一种常见的方式。和笑一样,哭也可以加强婴儿于照顾者之间的联系。婴儿的哭泣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生理-心理激活(出生-1个月)。新生儿的哭泣通常由于饥饿、腹痛或一般身体不适所致。第二阶段:心理激活(1个月)。这阶段儿童表现为一种低频、无节奏的没有眼泪的“假哭”。这种哭泣通常意味着婴儿需要得到注意或照看。第三阶段:有区别的哭泣(2个月-22个月)。在这一阶段,不同的人可以激活或终止婴儿的哭泣。依恋对象如母亲往往是最能激活或中止婴儿哭泣的人。三、婴儿的情绪体验(一)积极情绪的发展:快乐快乐是人类最早体验到的基本情绪之一。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二)消极情绪的发展婴儿的消极情绪主要有愤怒、伤心、害怕等。7-8个月的婴儿,会表现出两种特殊的害怕情绪:怯生和分离焦虑。怯生是婴儿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出的害怕反应,也被称为陌生人焦虑。8-10个月婴儿对陌生人的害怕达到高峰,而在两岁左右逐渐减弱。教师和家长及其他儿童工作者应试图帮助婴儿克服怯生情绪。另一种害怕,是害怕与母亲分离,被称为“分离焦虑”。与母亲建立起依恋关系的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反应。当孩子看到母亲穿上外套,带上手表,准备出门购物时就会哭闹。分离焦虑通常出现在6-8个月,在14-18个月时达到高峰,然后频率和强度在整个婴儿期和学龄前期会逐渐减退。(三)自我意识的情绪(self-consciousemotions)从2岁末期到整个3岁期间,幼儿开始表现出一系列中等水平的、复杂的情绪,如窘迫感、羞耻感、内疚感、嫉妒和自豪等情绪,这些情绪被称为自我意识情绪,因为这些情绪会对幼儿的自我感觉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四、婴儿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一)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当新生儿听到其它婴儿啼哭时,自己也会开始哭闹;婴儿还能注意到别人说话时语音语调中的情绪信息并予以反应。(二)最初的情感交流婴儿逐渐产生了一些基本的情绪,并开始与他人进行情感互动。2岁的婴儿已经能理解一些与情绪有关的问题,此时关于情绪体验的家庭交流将有助于婴儿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这种交流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更好地解决与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