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工作汇报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增强,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0XX年增速达18.6%,经济总量占全省gdp总量的52.4%,已经成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存在发展空间小、总量小、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融资渠道窄、发展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冲破思想束缚和体制性障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认识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加强管理,在环境优化上有新突破;立足创新,在生产要素供给上有新突破;强化执行力,在制度建设上有新突破,才能实现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毫不动摇地把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省加快崛起的有效途径,毫不动摇地落实政策、加强服务,为加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环境,努力形成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比翼齐飞”、各类资本相互融合、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展的经济格局。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省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成为全省税收的重要来源,成为全省对外贸易的新兴力量,为推动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20XX年**非公有制经济总体发展情况(一)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0XX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848.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2.4%,占据“半壁江山”。按可变价格计算,20XX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6%,增幅比全省gdp高4.7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4%,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营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已经成为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对实现我省“工业强省”战略目标起到有力推动作用;个体和私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6%,拉动gdp增长8.2个百分点,在全省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第1页共7页重的作用。(二)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全省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吸纳了劳动力增量和存量转移的绝大部分,明显改善了结业结构,缓解了就业压力。目前,75%的我省城镇就业岗位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十一五”期间,我省每年有3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中有70%以上人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非公有制经济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全省税收的重要来源。非公有制经济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财政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成为全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XX年,国有和集体企业共缴纳税收161.2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5.7%下降到25.2%。个体和私营企业共缴纳税收90.9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3.5%上升到14.2%。在税收贡献总量中,私营企业增长明显,20XX年全省私营企业年纳地方税总额是2002年的12倍,年平均增长220%。在户均纳税额增长方面,个体私营企业由2002年每户年纳地方税2500元,发展到20XX年每户年纳税1.**万元,增长4倍多。(四)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全省对外贸易的新兴力量。截至20XX年底,我省累计获外贸经营权备案登记企业8480家(包括外资),其中非公有制企业5121家,占备案登记企业总数的60.4%,全省发生进出口实绩的企业20XX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140家,占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的56.6%,实现进出口总额达到40.9亿美元,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5.7%。我省非公有制企业开始逐步“走出去”,开展劳务输出以及境外承包工程,20XX年有12家非公有制企业到美国、莫桑比克、德国等国设立13家企业或办事机构,协议对外投资总额达3642万美元,同比增长35%;共7家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劳务输出和国外工程承包,累计完成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6141万美元,同比增长84.5%。二、20XX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主要特点(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据测算,20XX年全省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第2页共7页总值同比增长33.9%以上。投资、消费、出口对非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