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环境法自考辅导资料(一)一、选择题1、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2、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地理条件、人为条件的综合体。3、环境破坏(也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称为次生或者第二类环境问题。4、1973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5、1896年日本首次在《河川法》中提出“公害”一词。6、环境保护法的特点有:科学技术性、综合性、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性。7、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8、环境保护法的空间效力及于我国全部领域,包括领陆、领海、领空和延伸意义是2的其他领域。9、环境保护法的“域内效力”就是指环境保护法的效力及于国家主权所管辖的领域。10、“企业赚钱污染环境,政府出资治理环境”给社会带来不公平现象。11、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是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12、我国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公布有关环境保护指标。13、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4、国务院2003年颁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15、征收排污费的对象是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16、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缴纳排污费。17、限期治理的目标是达标排放。18、限期治理决定权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逐渐转移。19、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由低到高的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20、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实行一小时报告制。21、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强制性、严格的制定程序、显著的技术性和时限性。22、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是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发布的。23、农用地即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林地、草地等。24、建设用地即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旅游用地等。25、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2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省级人民政府划定。27、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28、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森林法(试行)》。29、国务院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30、禁止出口未定名的或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31、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取土、挖沙、采石。32、1956年我国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33、自然保护区确立了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34、自然保护区分三类: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35、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3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和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公园工作。37、森林公园分为三级:国家级、省级、县级。38、国务院土地现在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工作。39、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不得低于二类标准。40、赤潮是由于海洋的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在短时间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造成海水改变颜色的生态异常现象。41、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空间适用范围是我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我国管辖的其他海域。42、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域不得从事污染环境和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43、偶发性强烈噪声排放需要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44、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前进行噪声排放申报登记。45、跨省转移固体废物需经批准。46、禁止或限制固体废物进口。47、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48、国家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49、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统一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50、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51、行政处分的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52、中外惩治环境犯罪的立法形式有:在环境保护法中设置刑事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