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第1页共12页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源于基层、扎根群众,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十分重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级文明委和党委宣传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担负着指导、协调、组织的具体职责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