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措施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临发〔〕号)精神,进一步做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控辍保学工作,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为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现将加快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有关工作安排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控辍保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建设全民学习、学习型社会的前提和保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工作。因此,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完成学业,对于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行政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控辍保学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区)直有关部门和中小学校一把手为控辍保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切实解决控辍保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把控辍保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目标责任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做到目标责任到位、工作任务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凡义务教育辍学率超过国家标准的县(区),乡(镇)和学校,主要领导要专题研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限期予以解决。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一)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区)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农第1页共5页村义务教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逐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根据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实施办法,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案,并根据省人民政府核批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负责农村中小学校长、教职工的管理;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合理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确保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指导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开展助学活动;对乡(镇)人民政府有关教育工作和农村中小学进行督导评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按有关规定划拨新建、扩建校舍、勤工俭学等所必需的土地。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要积极筹措经费、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继续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作用,配合组织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和控制在校学生辍学,治理校园周边环境,通过一事一议活动帮助辖区内小学改善办学条件。(二)各县(区)及所属各乡(镇、街道办)和中小学每年月和月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控辍保学活动月活动,开展创建“无辍校”和“无辍班”活动。在新学期开学时,要向家长(监护人)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要求家长(监护人)依法按时送子女入学,对拒不送子女入学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三)继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双线目标责任制”,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与村民自治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与村民,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层层签订控辍目标责任状,把控制学生辍学作为考核乡(镇、街道办)领导干部、校长工作的重要指标。在进一步强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承担本辖区内控辍保学工作领导责任的同时,要积极推行“以村为主”的工作模式。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控辍保学的责任,把防辍控辍任务落实到年级和班级,实行年级组长第2页共5页和班主任防辍责任制。对因工作不力而达不到控辍目标任务的县(区)、乡(镇、街道办)和单位,将追究主要领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