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含服务器)》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时:7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071174执笔人:钟伟成审定人:余明辉说明部分一、前言计算机技术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2003年6月新修订的教学计划编写了《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这一教学文件,在此之前,也有一份旧版本的《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但是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近两年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网络专业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就业市场的反馈情况,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企业需要网管人员具有一定的服务器硬件方面的知识。为了尽量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知识的要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尽量能跟上网络行业的发展,并且由于近几年服务器的发展很迅速,已经具有了相当多的技术内容,因此我们决定修改《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教学大纲,加入服务器硬件方面的内容,减少一些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比较偏深而不影响主干的内容,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服务器硬件部分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含服务器)》课程教学大纲。它以纲要的形式具体制定了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的基本内容、技能训练要求、考核的形式要求等内容,同时指明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是组织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组成原理(含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课程地位来说,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石课程之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将较全面、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知识与内部运行机理以及服务器的基础知识、服务器的各种技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服务器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够清楚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法与工作原理,特别是具有相当服务器方面的硬件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学懂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掌握服务器的架构与服务器技术,具有服务器选型、服务器简单配置的基本技能。为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和进行与硬件有关的技术工作打好基础。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的预备知识5、必要的数学知识:离散数学与数字逻辑的基础知识;2、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数的进制及转换、编码知识;3、较多的数字电路知识:全加器、触发器、寄存器、时序电路;本课程具体任务:1、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具体的了解认识。2、使学生掌握计算机部件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3、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以及常用部件的参数和使用方法。4、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本质的认识。5、掌握服务器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技术。6、掌握服务器的基本应用。三、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2、熟悉指令系统和掌握数据的寻址方式。3、掌握CPU的结构和功能。4、掌握存储系统的功能和结构。5、掌握几种主要的总线结构以及熟悉总线结构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6、掌握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7、掌握服务器的基本概念。8、掌握服务器的体系结构。9、掌握各种服务器技术。10、了解服务器的选型与测试。11、了解各种网络存储技术。12、掌握一定的服务器应用方面的知识。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理论和概念比较多,教学中应该注意理论联系实际。2、教学中应该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重复与各自分离的教学。3、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文本部分一、课程教学内容1、计算机系统概论(1)计算机的分类与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硬件)基本组成;(3)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硬件框图;计算机的工作过程;非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4)计算机的软件;软件的组成与分类;软件的发展演变;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5)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软件与硬件的逻辑等价性;(6)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教学要求:对(3)、(4...